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晚的狐狸

(2006-04-09 21:31:48)
分类: 随笔
    我先渲染一下氛围,虽然这属于我奶奶那个年代的旧招术:月黑,风高,树枝伸着黑压压的手,远处的远处闪着明明灭灭的磷火。整个村子(为什么非要是村子?)都陷入到黑暗之中,而一扇窗子却透出了昏黄的光。镜头拉近,给这扇窗子一个特写,随后,一只狐狸就出现了。它只是闪了一下,用它狡猾的速度,随后,再随后——

再随后就是《聊斋》和类《聊斋》里的故事了,民间可不缺少这样的故事,这大约也是为何非要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村子里的原因之一。狐狸是夜晚的狐狸,它要在故事里变成美丽而妖治的美媚,而那扇窗子里面则是一位读书的男子,一般来说,这样的男子都落魄些,缺衣少食,除了读些圣贤书讲道德之外无所事事。一个美媚,一个帅或不帅的哥,在这样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能发生些什么呢?它的答案异常明确,即使在我们所说的“封建社会”。狐狸美媚是来和这个落魄书生幽会的,接下来他们要发生爱和关系。这个司空见惯的故事行进到此,有两个版本使它出现分叉,结果自然有巨大的不同:一个是,那个读书人从此萎靡不振,不思圣贤也不思道德,体质和精力都越来越差,最后只得请和尚、道士出面,将狐狸赶走或者杀死;另一则是,某一日狐狸突然消失,但给落魄的书生留下大量金银财宝解决经济危机,一年会还会给他送来一个聪明的婴儿,千万不要小瞧这婴儿,他可是十几年后的状元……

夜晚的狐狸不来偷鸡也不来抓鸭,而是为一个书生而来,这在现实主义异常强大的中国似乎有些例外,然而中国任何一地的民间传说都有这类的故事。在所谓的民间,狐狸具有这样一些品质:狐媚(这可是专为狐狸创造的一个词!),善于引诱怀春甚至不怀春的男子,对文化有着某种暧昧和好奇(证据是,狐狸引诱的青年中年中以书生居多,占98%以上),欲望强烈,心怀狐胎。设置狐狸这一角色,道学者自然是出于劝世的善诱,不要迷恋漂亮的女孩,要压制自己的欲望,不听老人言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会让你萎靡,丧志,甚至让你丧生——这结果多么可怕!广而告之,扩而展之,就是要对美和诱惑保持警惕,谁知道它们不是狐狸变的,不是有意来害你的!而作为故事另一主体的书生,则多少有些无辜,顶多是一个受害者形象,而我刚才提到的另一版本里,他甚至连受害者也不是,落魄的书生占尽了好处:白得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财礼也省了;本来就好吃懒做,百无一用,现在有了一只狐狸(更应当叫姑娘,或者小姐)帮助打点料理,连动嘴都不用;等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需要负责而又不想负责的时候人家会自己安静走开,还送一大堆的金银财宝让你挥霍!末了,当然忘不了阿Q一下:别看我读书没读好,我儿子才是状元呢!

想想,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这狐狸都够冤的。

让夜晚的狐狸变成美媚去引诱男人,这大概有些大男人们意淫的性质(道学者们也许会站出来反对,也只能由他)。至于引诱的对象,书生,这一身份可能有两种含意:别跟我们装什么知识分子,姥姥,你这种人是最经不起诱惑的,一只狐狸在晚上来了,你的伪装就完全解除了,你就等着萎靡吧!(看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只是狐狸的专利)或者是,不读书,不当一个书生,一天黑就早早睡了的人,就会连被勾引的机会都没有,人家怎么瞧得上你?——这样说来,有关狐狸的故事里竟然还有一点儿劝学的意思了?

狐狸的怀里有一本厚厚的《实用厚黑学》(别小瞧实用这两个字),其中一章《通向权力之路》,专门讲到如何才能做到并做好狐假虎威,这可是一个大学问;在另一章,《巧取的艺术》,以花言巧语骗乌鸦唱歌,而肉自然会掉到狐狸嘴里为例,说明巧取会省下许多的力气,同时严重嘲笑了豪夺的野蛮和无知……当然,这些是白天的狐狸做的,与我要说的无关,题外话,打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诗
后一篇:被买走的时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