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剧场舞台管理工作

(2018-11-13 16:19:50)
标签:

剧场舞台管理

转载文章图片

菊池1050

分类: 戏剧
以江苏大剧院承接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为例      2017年12月16日至2018年1月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在江苏成功举办。歌剧节期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台优秀剧目参演,数量为历届之最,而作为活动“主战场”的江苏大剧院承接了歌剧节包括开、闭幕式在内的9台15场优秀剧目,其中6部歌剧及闭幕式都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顺利上演,为上万名观众奉上了歌剧艺术的饕餮盛宴
相较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作为西方舶来品的歌剧艺术大多在舞美制作上都更为宏大也更为复杂,舞台的工作周期一般来说至少需要一周左右,而歌剧节期间短短25天的时间里,接连6部大型歌剧在江苏大剧院歌剧厅上演,这对舞台工作来说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作为江苏大剧院歌剧厅舞台监督,笔者结合第三届歌剧节期间的实际案例,谈谈如何在密集的演出周期内做好舞台的管理工作。
1 前期对接准备工作做到“因地制宜”
1.1    做好前期技术对接工作
歌剧厅为镜框式品字形舞台,台口尺寸为18 m×12 m,拥有主舞台、后舞台及左右侧台、多达102根吊杆,其设施可满足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剧目的演出需求。
在接到本届歌剧节6部剧目的任务后,笔者第一时间与各演出团体进行了对接,充分了解每个剧目的具体日程安排、舞台技术需求等诸多事宜,要求团方提供台上布景位置图、起吊物体的重量、布景尺寸和重量、灯位图、灯具种类及数量、电源容量等图文资料,并及时提供相关场地技术资料给演出团体(如图2)。在拿到团方资料后,第一时间组织舞台技术部相关成员(机械、灯光、音响、多媒体组)研究团方技术资料,确定在舞台技术方面能否满足歌剧节期间每一部歌剧在歌剧厅演出的需求。在这几部歌剧中,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长征》的原版舞美布景尺寸是按照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尺寸制作,部分布景宽度和高度都略超出歌剧厅的舞台尺寸,从具体数据上来说,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主舞台升降台宽为18.6 m,而歌剧厅主舞台尺寸宽为18 m,如果将原版《长征》的舞美布景直接搬到舞台,将无法完成换景工作。就此问题,笔者邀请国家大剧院舞美相关负责人提前进行实地考察,双方舞美相关负责人现场商讨改景方案,最终确定将《长征》第一幕“大墙”高度由12 m减低至10.5 m,第二幕雪山景宽度和高度都缩小1 m,并将江苏大剧院歌剧厅舞台吊装的扬声器拆除,最终确保了《长征》的顺利上演。
1.2   做好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在歌剧节剧目进场前,笔者牵头组织演出团体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协调会,共同商讨装台、彩排、演出各环节技术支持、人员调配、时间安排等相关事宜;统筹协调舞台上涉及其他部门的工作,明确演出团体必须遵守剧院各项规章制度,配合好消防、电力等相关检查;明确演出团体相关负责人在装台、排练和演出期间需全程监督,确保装台、排练、演出安全顺利进行。
由于歌剧节的参演歌剧都为国内大型优质剧目,舞美布景道具多而复杂,需要的装台时间较长,而歌剧节的周期短、时间紧,剧目的进场工作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期间,一部歌剧还未完成撤台而下一部歌剧就需要进场的情况屡有发生,例如歌剧《呦呦鹿鸣》的演出周期因种种原因由原计划的四天改为了三天,而真正装台时间不过一天,如果不能将歌剧《呦呦鹿鸣》的布景、设备等提前进场,此部剧目将无法完成装台和演出任务。在时间极为紧迫的情况下,笔者帮助《呦呦鹿鸣》团方与前一场歌剧《蔡文姬》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协商,在不影响《蔡文姬》演出的情况下,让其得以提前进场并协调出所有布景、道具和其他器材的存放位置,确保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效率地完成装台演出工作,最终没有耽误演出进行。
因此,笔者建议所有从事舞台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在与演出团体进行前期对接时,必须提供剧场详细资料,确认每个剧目的布景尺寸、重量、用电需求等舞台技术是否符合剧场条件,并在进场前协调好日程、装台细节等工作安排,这是舞台管理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的首要任务。
2 现场舞台管理工作要“事无巨细”
2.1  舞台安全管理
在项目进场后,江苏大剧院安排专人负责演出团体舞美布景、演出设备的卸车工作,做到卸车人员专业化、固定化,保证团方及江苏大剧院双方设备财产的安全。装台前组织江苏大剧院舞台技术部各专业以及其他部门与演出团体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对接,确定现场装台实施方案,配合演出团体技术人员现场装台,并告知演出团体江苏大剧院的《舞台及设备、设施相关管理规定》及《舞台进场须知》等舞台相关注意事项,签订舞台安全责任书,监督现场安全、规范工作,检查其舞美布景、道具的安全系数及自带的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剧院舞台规范标准,一旦发现超过舞台承重的布景或易燃易爆物品等安全隐患将立即要求其进行整改;确有演出需要使用危险设备的,需要向江苏大剧院舞台监督提前报备并办理相关手续,如江苏大剧院自制歌剧《木兰》的舞美是全新制作,在装台期间发现有部分布景尺寸有误,需要使用电锯、电焊等设备,按照江苏大剧院舞台消防规定,必须出示电焊证原件及身份证办理动火证,即使是自制剧目也必须严格遵守。最终,《木兰》剧团舞美人员办理动火证之后,在剧场舞监与消防部门监督下完成了改景工作。
2.2   舞台规范管理
面对如此大规模翻台演出的演出形式下,舞台管理人员必须要求演出团体在演出前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工作流程,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装台或彩排时间,必须提前与剧场舞台监督进行确认,并完成相关手续后方可执行。江苏大剧院制作了舞台技术部超时工作申请审批表,规范装台、卸货、排练等其他技术工作超时、超量的情况,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演出前召开演前会,明确项目成员职责及注意事项;提前到岗,做好舞台检查和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演出的准时开始。演出开始时间应按照相关的演出规定时间严格执行,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迟开演时间,经双方舞台监督协商后,协调有关部门并经值班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在观众入场后,严格管理舞台人员,禁止任何人包括江苏大剧院工作人员从舞台两侧进入观众席。
2.3   人员安全管理
歌剧节期间,参与演出舞台工作人员、演员、艺术家等超过2 000人次,舞台上人员众多,需要对现场演职人员进行安全提醒及管理,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要求演出团体人员需佩戴工作证件,进入相关区域(如灯控室、音控室、舞台控制室、追光室、栅顶、天桥等)时,应佩戴相应区域的工作证,并遵守各区域的规章制度。在装台过程中,要求装台人员佩戴安全帽,登高作业超过2 m需系安全绳。歌剧厅的栅顶马道区域铺设了透明地胶,并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进入栅顶、天桥前将所携带的工具加装安全绳与自身绑定,其他的随身物品放入密码储物格保存,禁止携带上栅顶,以防高空坠物。因歌剧节的演出都会使用乐池,歌剧厅乐池使用时会降到舞台下方2.4 m,为防止发生物品或人员坠落,在歌剧节前加装了乐池防护栏,减小发生事故的隐患。
2.4   设备维护管理
在歌剧节的25天时间里,舞台的各项设备设施都处于高负荷的运作状态。为了确保设施设备能够安全平稳的运作,要求舞台各专业人员每天巡检2次,并在每场演出前都对设备再次进行检查。对于易损坏设施设备,需要演出团体配合共同维护,例如歌剧厅舞台地板为进口奥勒冈木质,而这些歌剧的舞美布景都较为庞大,场景切换也较多,所以,在演出团体装台前就要求其做好地板保护,最大程度地延长固有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加班,使设备能够得到一定的冷却休息时间。充分准备备品备件,及时更换损坏和不稳定的设备。对于演出团体自带设备不充分或发生损坏时,提供替代设备,以保障演出的完美呈现。例如在《长征》装台中,国家大剧院自带的投影幕由于运输途中遭受挤压,打开后发现折痕明显,影响剧中整体舞美效果,江苏大剧院本着为观众最大程度地呈现优秀剧目的原则,将全新的投影幕无偿借给《长征》剧团使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因此,舞台现场的管理需要从细节抓起,制定并在舞台进出口明显处彰显舞台管理制度,时刻提醒舞台工作人员遵守剧场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流程规范,管理维护舞台设备设施,确保舞台安全规范的管理。
3 演出后的收尾总结工作要“吹毛求疵”
歌剧节期间撤场工作紧接进场工作,需要舞台监督及时做好前一个剧目的收尾工作,避免拖延影响其他演出单位。演出拆台前与演出团体及剧场方相关专业确定拆台方案并传达,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合理组织拆台,撤台结束以后,要求团体将舞台设备、设施恢复到进场时情况,并将装台、演出过程中产生的遗留物清理干净。双方现场负责人共同依据进场时的确认文件对现场进行检查,如有损坏部分,双方共同进行复查并书面确认,根据损坏程度由演出团体进行赔偿。整理演出技术资料,填写演出日志等工作记录文件。每场演出收集归档涉及灯光、音响、机械、多媒体等专业情况,为演出建档留存。
做好演出后的收尾工作,是剧场工作人员总结不足、避免再次失误、积累经验提升自我的必要工作。
小结:从笔者的实际工作来说,舞台管理是为了让演出剧目在观众面前得以最完美的呈现。江苏大剧院是一座刚刚起步的年轻剧院,需要通过不断的“实战”来进行自我提升。经过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的高强度磨练,舞台技术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与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于演出团体,全力保障演出活动的安全、顺畅、平稳进行,充分展现江苏大剧院“高品质”的艺术水准,努力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艺术殿堂。选自《演艺科技》2018年第10期  付俊美《浅谈剧场舞台管理工作——以江苏大剧院承接第三届中国歌剧节为例》 文章来源:演艺科技传媒。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演艺科技》。转载文章及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