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儿杂谈 |
(最近博客疏于料理,一是忙,二是女儿在,致歉.)
女儿在伦敦实习一个月,早出晚归,十分勤奋。看着她敬业执着的样子,我心中很是高兴。每天家的感觉强烈,总期待着能与孩子一起吃一顿热饭,可惜这样的机会特别少,晚上能与孩子聊一聊,就很满足。有的时候,回到家里已经夜半,悄悄在孩子房间外面听一会儿,知道她已经睡下,泱泱然。
英国人对中国的兴趣日增,就连大年三十也不放过,各种活动请柬乱飞,2月6日,晚上9点终于吃上了两个人的年夜饺子,一杯红酒下去,人心已醉。
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祝活动是2月12日,现在就到处都是红灯笼了。今年西方推崇中国元素,红色是其中的主基调,我们的折纸灯笼都被用到了纽约时装上,看着那模特一身抖动的红折裙,诧异原来这折纸还可以这样用的。
女儿有中国文化的根基,做平面设计总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在当今中国红透世界的时节,自然更有优势。但是她不这样认为,脚跟在地里面埋得很深。难怪她实习结束的时候,公司里面的评价中有“希望更加自信”的寄语。
我细细看过她的同事们写的评语,每个人用的词都不同,把女儿刻画得十分生动。比如说她,勤奋,努力,善于理解,乐于助人,说她甜甜的,总带着笑容,说她功底深厚,知识扎实,还有人说她“很不出风头(very laid back)。最重要的是,不少人认为她前途无量(she will go far)。
养儿不容易,教儿更难,还有什么比知道自己的孩子可以go far更让人感觉幸福的呢。看到这样的评价,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委屈,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了。
大年初一,陪孩子去逛街了,不就是花钱吗(虽然心里有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