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塔斯马尼亚魔鬼肿瘤解救野生动物 |
分类: 旅居澳大利亚 |
“魔鬼”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食肉类有袋动物,个头像板凳狗那么大,长得特别瓷实,身体浑圆,像个小熊,全身是棕色的毛,胸前有半月型的白毛。它的咀比较突出,牙特别长大和坚硬,可以咬断大型牲畜的骨头。“魔鬼”主要是靠吃死去的动物为生,一旦发现了食物,它们会聚集在一起争抢,一边撕咬一边吼叫,尤其在深夜,声音特别可怕。早期欧洲来的垦荒者们大概在露宿的帐篷中深感恐怖,不知何物,就给它起了这样可怕的名字。在拍摄指环王系列的时候,就曾采集了“魔鬼”的声音,给国王归来那一集中的吸血的大蜘蛛怪配音。
其实“魔鬼”是很冤屈的,人们以动画和各种方式对它的刻画都是为了艺术效果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根据。“魔鬼”很受到塔斯马尼亚州农民的欢迎,它们像草原上的清道夫,把各种死去的牲畜都收拾掉,可以避免发生瘟疫。“魔鬼”在500年前曾遍布澳洲大陆本土,是环境的变化使它们逐渐萎缩在塔州这个相对隔绝的岛屿上,现在只有塔州还有“魔鬼”的足迹。一些在其他地方的人也觉得需要“魔鬼”,有的大牧场还提出引进的问题。
在动物园里饲养的“魔鬼”比其他的有袋类动物要聪明得多,不像袋鼠、考拉,无论你怎样对它们好,它们都不会记住你,因为它们的脑量太小了,完全不够考虑吃以外的事情。“魔鬼”则很有记性,而且很快就能学会向饲养员争宠了。
现在塔斯马尼亚“魔鬼”也真的是撞上了鬼,在它们中间正在传播着严重的疾病。这是一种面部恶性肿瘤,癌细胞造成“魔鬼”脸部肌肉细胞的溃烂,并发展至整个牙床。即便工作人员能够发现生病的“魔鬼”也无能为力,它最终会因为完全失去嚼食物的能力而饿死。第一次发现生病的“魔鬼”是11年前,现在野生动物保护人员不断发现染病的“魔鬼”,野生种群的数量在过去几年下降了30%。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魔鬼”可能就要绝迹了。当年出没在塔州的塔斯马尼亚虎也是一种独特的动物,但是因为保护不当,在上个世纪后期绝迹了。塔州人对此至今耿耿于怀,这次他们下了很大的决心,不能让“魔鬼”再遭此厄运。
但是,这是一个难解的谜团,不知道是什么使它们染病?怎么造成的传播?如何治愈肿瘤?据研究人员判断,这个病起于一只“魔鬼”,它们在相互的争斗中传播。因为无法找到所有生病的“魔鬼”,因此也没有办法控制疾病的传播。塔州是澳洲最小的一个州,为了这个问题已经投入很多资金,最近他们组织了许多游说团去美国争取资助。塔州人充满无奈地期待着“魔鬼”能够调动起体内的免疫肌体能力,在塔州Narawntapu国家公园工作的Hamede说,也许“魔鬼”的命运最终要由它们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