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声色万象 |
香港导演陈果北上,指导首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作品《谋杀似水年华》,并将其定位成悬疑爱情片。
原本立足商业一心瞄准票房的试水之作,定档情人节,怎料前有《美人鱼》《三打白骨精》等超级贺岁片的强势压阵,后有追兵《奔爱》五大导演合力吸金,中途还杀出《高跟鞋先生》这匹黑马,最终票房惨淡。
作为原著迷,我更关心电影(包括人物、情节、立意、格调等)是否存在无妄之蠹,于是在上映翌日奔赴影院观看、检验,中途得知原作者蔡骏在售出版权后,并未与电影创作分道扬镳,他对剧本改编提供了诸多建议,并为宣传曲撰写歌词,精诚护驾,保留原味。
所幸,本片并未发生《九层妖塔》那般对原著进行彻头彻尾的颠覆,也未出现预想中对故事改头换面的困惑与失望。
《谋杀似水年华》,称得上未将原著谋杀的电影改编。
电影基本忠实于原著,保留了所有主角的人设和故事主干,讲述刑警老田侦破1995年南明路谋杀案未果,将凶案唯一目击者(即被害人年少的儿子)秋收带回家照顾,秋收与老田的女儿小麦产生情愫。秋收在一场足球赛中偶遇凶手后与田家父女走散。
五年后,田小麦与秋收意外重逢,并展开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在小麦高考前夕,二人因田父的反对而双双失去联络。
田警官于五年后殉职,小麦结婚前夕,好友钱灵离奇被杀,她在父亲的工作笔记中发现了两桩谋杀案之间的关联,疑点全部指向一家叫做“魔女区”的淘宝店,而神秘店主正是秋收。
警方在追查秋收的同时,发现小麦的未婚夫盛赞一家,曾与两位死者有千丝万缕的纠葛。而真凶就藏在一张多年前的知青合影中。
主创将重点瞄准秋收与田小麦跨越十年的爱情,两人分分合合,幸福总在破晓前急转直下,两个年轻人历经生死沧桑,仍然执守初心。
但作为悬疑题材的原著小说,细密的案情与惊悚气氛才是主题。于是,剧本主创对原著进行了必要的删改,这当中有精妙的点睛之笔,亦不乏形同鸡肋的硬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选角上看,《谋杀似水年华》亦属上乘之作,杨颖的颜值和气质,在文艺片中别具优势,首次尝试悬疑题材的她,不仅在形象上实现了突破,更在演技方面得到了升华,文艺爱情片不失为她未来戏路的选择方向。
阮经天也将秋收这一层次丰富的角色,诠释得饱满而动人,萌萌的发型搭配剧中唱歌、游泳等桥段,简直是他本人特长的集体发挥,他的模特气质为本片增色不少,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台湾腔,以及片中的服饰搭配太潮,放在十年前的背景下偶有出戏。
张超、热依扎的青春靓丽,以及郝蕾、黄觉、尹铸胜、潘虹、寇振海、林雪、宋宁的实力加盟,使该片在同时段上映、同类型题材电影中,成为表演水平最高的一部作品。
影片的整体基调,由原著小说的惊险悚怖,过度为浪漫深情。魔女区的设置动机由寻仇改为寻爱,大大弱化了角色的犯罪动机,消弭仇恨,缓解了人物间的仇恨与恶念,传达出满满的正面意义。
而惯于指导纪实题材的陈果,在《谋杀似水年华》中亦展示出他的文化关注,片中出现的卡带录音机、张国荣海报、日剧《101次求婚》及主题曲、周星驰电影、TVB《大时代》、国安足球赛,以及跨越世纪前后的重大时事新闻画面、越南战争片段,都是对似水年华的梳理总结。
秋收吉他弹唱的定情曲《一生何求》,二人重燃炙爱时响起的《亲密爱人》,还有片尾飘着雪花渐入的《海阔天空》,一并以落幕字幕交代:影片中所有插曲演唱者(包括邓丽君、黄家驹、陈百强、张雨生、张国荣、梅艳芳)均在故事并行的岁月中逝去。
这些看似与故事无关的意向,串起观众深耕于心的纷繁往事,引爆广泛的记忆共鸣,集体呼应着“似水年华”主题。
片尾的彩蛋,从本片关键证据——旧日合影的拍摄现场漫开,还原“上山下乡”那一代人劳动、学习、相爱、回城、越战结束归国的画面——
故事早在更久以前开场:秋收的母亲许碧真、盛赞的父亲盛世华、盛赞的母亲袁淑贞、小麦的父亲田跃进,年轻时的他们彼此遇见、错过,命运随之交汇于一处——那张黑白集体照,此后所有的爱恨、善恶、悲喜、生死,从那一刻埋下种籽,似水年华事,皆是彼时结下的果实。
离场时,观众不禁产生疑惑:谋杀案的凶手究竟是谁?——城乡差距?贫富悬殊?历史遗疾?家世渊源?似乎都对,也都不对。
时代翻页后,男人面临选择,富家女和村寨女都能改写他一生的前途命运。后来的境遇我们都看到了:两个父亲的差距,托付给两个儿子截然不同的命运,秋收油苦艰绝,盛赞一步登天。一同求学成长的密友,田小麦仍蜗居在二十年前的狭小民居,白天做着高级白领夜里逛着淘宝,钱灵依附于盛氏父子过上骄奢淫靡的别墅生活。
物欲迷人眼,真凶即是每个人心中过度的贪念,和越界的爱,盛世华舍不下权势与美色、许碧真不安于贫穷与渺小,盛赞的怯懦与善妒,钱灵贪图物质不惜沦丧纲常共侍一对父子,袁淑贞对婚姻和事业近乎疯狂的控制欲和报复心,都是杀戮的元凶。
时势纵然会成就许多人,一朝弄潮,留名万世,同时,它以巨浪之手将更多无辜者淘洗、埋没。我们的社会、家庭、梦想、伙伴无不影响着每个人一生的幸福,在面临危机与诱惑时,个体选择以何种方式应对,是矢志追逐优容,还是耿耿于仇恨,将成为善与恶的分野。
还是会惋惜:高档杀人丝巾背后曲折的来龙去脉、小说中最深情的那句告白“我心里难受你”,自卑的阴郁少年为何向警方缄口凶手的样貌,诸此细节无法在电影中得以深挖和打磨。
总体来说,将20余万字篇幅、囊括十数载光阴的小说,精编为两小时的电影,有弃枝除叶,亦有合理并项,故事主干及旨要未受大幅改动,片中各处安置的悬念与解梗前后呼应,能够自圆其说。
蔡骏在后记中说,这个故事最深层的创作动因,绝非妄造悬疑或恐怖,亦不以杀戮与追捕哗众,而是忠实的记录——详尽地载入一代人的成长历程,缅怀我们共同被时间带走的青春。
从情怀层面看,陈果和他的电影做到了。
彩蛋:博主演唱版《风吹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