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91 罗恩•韦纳:人生没有标准答案
(2012-11-06 17:22:24)
标签:
杂谈 |
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深顾问、英国资深心理剧专家、英国心理剧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罗恩•韦纳博士(Dr. Ron Wiener)日前在上海举办社会剧工作坊,本报心理专栏记者受邀参加,工作坊结束后罗恩•韦纳博士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
张娓:罗恩•韦纳博士你好,参加了两天社会剧的学习,我个人的感受就是领悟到个体与系统、微观与宏观之间各种奇妙的关系,如同林紫心理机构首席心理专家薛伟老师所说,仿佛看到了蝴蝶翅膀下的飓风,很震撼。
罗恩•韦纳:社会剧的根本目标是推动建设性的认知与行为改变,推动个体与组织的全面成长,其直接目标是达成“宣泄、洞察和角色训练”。通过参与社会剧,组织成员能更好地理解组织结构和亚文化,并学会很多沟通技巧,如识别和表达情感、换位思考、倾听他人建议、新的行为方式和自控方法、觉察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语言,以及用他人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沟通等;而组织也能提升内部沟通效能与专业技能,实现更具创造性和更富成效的工作。
张娓:我理解社会剧对个人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人开阔胸襟,不钻牛角尖,比如遭遇挫败、沮丧、绝望时,运用社会剧的技术,就会清晰洞悉自己灰色情绪背后的各种原因,从而宽恕自己,体谅自己。
罗恩•韦纳:你的理解是对的,但还不仅限于此。社会剧让问题背后的各种因素在展开中得到完整呈现,再根据具体情况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地说,每个个体在洞悉到各种原因后,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原因,尝试改变。
张娓:当下焦虑像空气一样包围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这也许是经济快速发展我们为之付出的心理成本,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
罗恩•韦纳:我在挪威、瑞典、法国、瑞士、罗马尼亚、希腊、美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举办过社会剧工作坊,事实上在这个变革激烈的世界,大家都有焦虑,焦虑算得上现代人一种正常的情绪,中国人的焦虑是有些突出,这有经济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原因。我的建议是不要悲观,而要努力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本身。如果当焦虑暂时解决不了的时候,也不要放大对焦虑的恐惧,试着与焦虑和平共处,再作一点一点的改变。来中国工作这几天,我睡眠不好,每天凌晨三点就醒了,又没找到改善的方法,这让我总有些担心,但今天早晨在酒店餐厅遇到一位比利时女士,她跟我说她的睡眠困扰,在同一家酒店,原来有人和我一样睡不着,我立马感觉好受多了。共同焦虑可以让个体焦虑加重,换个角度也可以让个体焦虑减轻,这取决于个体本身的选择。
张娓:昨天晚上一位母亲给我来信诉说她的焦虑,她14岁的儿子每天早晨不到7点起床,晚上到12点还不能睡觉,作业太多了,更糟糕的是孩子被这种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原本阳光灿烂的年纪充满了焦虑和厌倦。她也知道她的焦虑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比如长辈的育儿理念、比如中国的教育体制。但相对于庞大的系统,母亲的力量何其单薄,她如何缓解自己和儿子的焦虑?
罗恩•韦纳:我对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有所了解,孩子们承受的压力确实太大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每种因素在每个人心中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案例中,母亲可能是没有力量完全消除儿子过重的负荷,但这并不代表母亲就无所作为,她可以重新安排问题背后各种因素在她心里的权重,至少她可以当一个过滤器和阻隔屏,为孩子过滤和阻隔掉一部分压力,比如帮孩子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少和长辈谈论儿子的学习,而尽量多谈其他轻松有趣的话题。
张娓:也就是说母亲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内心系统,可以帮助孩子抵御部分来自社会来自长辈的压力,从而减轻自己和孩子的焦虑。
罗恩•韦纳:是的,家人之间情绪是互相传递的,母亲如果发自内心坚信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学习成绩重要,她的焦虑就会减轻,她不紧张了,孩子自然就放松了。
关于人生:请确认自己的价值(小标)
张娓:除了孩子的问题,向我们求助较多的是个人情感问题,比如有些事业成功的女性,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生伴侣,她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缺陷,心生自卑,并对独自老去的未来充满恐惧。
罗恩•韦纳:她们没有伴侣,但拥有自由,这同样是让人羡慕的事情。为什么要否定自己生活的价值呢?充分享受已经拥有生活带来的快乐,这是确认自己价值的基础。
张娓:她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罗恩•韦纳:这是一个问题,她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挖掘导致这个问题的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如果外部原因无力改变,内在的呢,是不是工作占去的时候和精力太多?是不是不够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不是对人的了解缺少耐性?找到原因就去努力改变。
张娓:有位70后单身女朋友跟我倾诉,她自己可以把一个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并不觉得单身有什么问题,但由于她的同龄人大多有婚姻有伴侣,她还是感受到了社会给她的种种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似乎结婚生子才是这个年纪女人的标准答案,她有做错题一样的迷茫、恐慌、焦虑。
罗恩•韦纳:这位女士的问题有一个核心原因是她在自觉不自觉地寻找生活的标准答案。2006年至今,我来过中国三次,每次都有一个相同的感受,那就是中国人太乐于寻找标准答案,凡事都想要答案,正确的神奇的万能的标准答案,找不到这个答案就很焦虑。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经历、探索、觉察、感受,世界上哪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我想如果她放弃寻找标准答案,能够确认自己的价值,用心体验感知真实的快乐,她就会觉得来自外界的压力大大降低,她的迷茫、恐惧、焦虑也会因此减轻。
张娓: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张有很多考题的试卷,这张试卷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解答,而这张试卷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去寻找最合适的答案。
罗恩•韦纳:对,这正是人生的意义,同时也是人生的快乐。
张娓:非常感谢你在结束本次中国工作之前留出宝贵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我最后问一个问题,你今年72岁,这个年纪的中国老人很多都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而你还在满世界工作,看起来你远比实际年龄年轻,这两天工作坊的学习,除了享受你带给我们的精神盛宴,我们也惊叹你旺盛的精力,请问你是如何让生命保持蓬勃年轻态的?
罗恩•韦纳:谢谢你的赞扬,我有6个孙子,作为爷爷的角色我很忙也很享受,同时我很热爱我的工作,社会剧提供给我各种技巧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并采取措施去改善它。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是我很年轻从事心理学工作时就有的梦想,我庆幸自己一生都在为这个梦想努力。如果说我的状态比较年轻,估计与我善于平衡工作与生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
注:感谢中国最大心理服务机构“林紫心理机构”为本次采访提供的帮助。
社会剧:
社会剧是将组织作为主角,以团体的共同问题或话题作为主题,进行行动表达(action)的演绎过程。同心理剧一样,社会剧运用角色交换(role reversal)、镜观(mirroring)、独白(soliloquy)、替身(doubling)、雕塑(sculpting)和角色训练(role training)等行为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团体设置基础上的社会学习行为,能够帮助参与者提高个人情商及团体心理整合。
“社会剧”(Sociodrama),是团体心理治疗著名流派“心理剧”(Psychodrama)中探索组织智慧与人类共同经验的一个分支领域,由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J.L.Moreno,1989-1974)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 2006年,“社会剧”课程由英国心理剧协会前副主席韦纳(Ron Wiener)引进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