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不好,译不出她那一长串名字,就简称杜教授。杜教授,芳龄68岁,三代以内的正宗美国人,出生于波士顿,42年前就职于缅因州卡泊尔大学,教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一份职业干了42年,又是努力好学的人,理所当然资深并声誉卓著。
13日凌晨,她漂洋过海来到重庆,开始她今生第一次中国之行。此行是她自掏腰包送到美国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回中国。之前,她义务教这些孩子学习了一个月英语,并请孩子们到她那几亩地大的豪宅,房车,游艇玩。
于私,她是我朋友的朋友;于公,她本周日将作客晨报情感课堂;这几天除了到报社上班和睡觉我几乎成了全陪。我不懂英语,她不懂中文,这个全陪笑语百出妙趣横生。不过,借助朋友的偶尔翻译以及女人间的心灵感应,我们还是聊得不少。
她40年前结婚,一结婚就当妈,老公和前妻已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只有六岁,全归老公和她抚养。40年来,她没有生自己的孩子,和老公的女儿们处得像朋友。我说继母在中国可不是个让人舒服的词,她说一样一样,地球人都知道白雪公主的故事。
她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大学教授,一张是公司老总,这个公司是一家慈善组织,专门帮助新移民,办公地址就是她的家。我问她对慈善的理解,她说当衣食无忧,所有物质的欲望都能轻松实现时,慈善便是一种快乐。她强调慈善的前提,认为超越自身能力的慈善是负累,而不是快乐,这就远离了慈善的初衷。就像爱,一定要先爱己,才能爱人。
这几天我带她接触各式各样的重庆女人,大家都夸奖她气质优雅,热情大方。我个人认为她有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首先是身体好,快七十岁的老人走路远比我快,精力远比我旺盛。
其次是爱学习,她第一次来中国,看到什么都新鲜,学汉语,学按摩,学用筷子,学泡铁观音,见什么就学什么。
再次是多做梦,她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梦。她无数次跟我说,让心跟着梦走,就会快乐,就会自信,就会美丽。她还指着镜子中的自己对我说:我为什么比25岁更漂亮更有魅力?那是因为我一直在跟着梦想飞翔。我问她没有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孤独?她说我哪有时间孤独呀,我每天都要忙着去做梦,去完成梦。教书,写书,旅游,做义工,都是我的梦,我把它们一一变成了现实生活。
杜教授很自信,她说明年来中国肯定能用中文和我聊天。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明年的英语水平不会比今年高一点点,要聊天也就只有麻烦她老人家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