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3月31日发表官方公报称,由于中国彩电企业拒绝遵守2002年达成的相关承诺,欧盟将从即日起对中国7家彩电企业恢复征收44.6%的反倾销税。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当媒体纷纷担心中国彩电出口将再陷窘境时,受到牵连的各大企业对此却大都反应平平。
来自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的证实,这回是中国彩电厂商主动终止“价格承诺协议”的,中国彩电厂商首次对欧盟反倾销说“不”。和征收反倾销税一样,价格承诺也是欧盟在反倾销案件裁决中的一种选择性措施。即被反倾销调查的出口商承诺主动提高价格,只要欧盟同意就可避免被征收反倾销税。对于欧盟而言,有企业违反价格承诺而恢复征收反倾销税,是正常程序衔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都是限制,选择上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当企业认为征收反倾销税比价格承诺还划算,自可放弃后者。
据悉,由于欧元汇率变动以及机电产品成本快速下降的原因,到2005年,承诺价格已经高出市场价格60%以上,中国彩电产品实际上已经不可能进入欧盟市场,所以这7家彩电企业早在2005年8月,就一致决定终止该“价格承诺协议”。
另外,每年40万台的出口配额已无实际意义,中国彩电企业无法也早已不是靠配额生存。欧盟对中国的承诺价格之内的配额只有40万台,但据我国海关出口统计,2005年我国对欧盟出口传统彩电数量仅比2004年下降了14.3%。显然,中国彩电企业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渗透进欧盟市场。近年来,为了提升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康佳、海尔、海信、长虹、创维、TCL集团等都在欧美诸国建立众多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及合资公司。或许正是因此,才有了中国彩电敢于在“价格承诺”上对欧盟说“不”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