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wsnnn
wsnn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59
  • 关注人气: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莎乐美:最早的脱衣舞娘

(2006-11-18 11:19:15)

莎乐美:最早的脱衣舞娘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罗的莎乐美系列绘画于1876在巴黎的沙龙 1878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使无数观者叹为观止:《幽灵出现》中的莎乐美面无表情,美艳绝伦,曼妙的乳胸上缠绕着神奇的宝石,在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中,希律王是这样描绘那些宝石的:我有乳色烧制的玉石,犹如冷冽的火光,如同悲伤男子的心,害怕独处在黑暗之中而不见天日。……我有大如鸡蛋的蓝宝石,如同花朵一般青蓝。海洋徜徉其中,月色从不会从里头的浪潮中消失。莫罗的色彩,正是这样一种花朵、玉石与月亮的色彩,互相映照,令人无法描摹。

   这幅画取材于宗教故事,画的是正在希律王宫廷中狂舞的莎乐美见到施洗者约翰人头忽然大放灵光,受到强烈刺激的一瞬。传说莎乐美是公元前一世纪大希律王的孙女,以美丽妖冶著称。其母希罗底也是当时著名美女。希罗底初为其叔希律腓力之妻,后又为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霸占。施洗约翰于是指责她乱伦,她怀恨在心。一日,正值希律王生日,希罗底令其女在宴前为王舞蹈,王大悦,遂愿满足莎乐美的一切要求。在希罗底唆使下,莎乐美便要施洗约翰的人头,王从其愿,将约翰杀死。

  世界上只有两种感情能够把人永远联系在一起,爱,或者恨,这是古巴比伦的神示。莎乐美的故事被反复改写,最著名的自然是王尔德的作品,圣经故事被改为这样的情节:巴比伦公主莎乐美爱上施洗者约翰,因为无法得到后者的爱,她为觊觎其美色的继父希律王跳“七重纱舞”,作为交换她要求希律杀死约翰。如愿以偿后莎乐美拾起约翰的头颅抱在怀里亲吻其嘴唇,这时希律发现了莎乐美的变态,后悔杀了圣徒,于是下令将公主杀死……

 

 

莎乐美:最早的脱衣舞娘

 

 

  这样一个美丽而残忍的故事当时轰动了整个欧洲。而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著名的“七重纱舞”,它几乎还原了莫罗的画,除了那些堪与花朵和月亮的色彩媲美的阿拉拍宝石的点缀之外,莎乐美几乎是全裸的。难怪日后有一位勇敢的女高音,在演唱歌剧《莎乐美》里,脱去了全部七层纱,她说,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七层纱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有名的舞蹈。很多舞蹈艺术家都跳过七层纱舞。甚至连蒙塞拉·卡巴耶这样伟大的女高音也不例外。
  据说,上帝有七层面纱,掀开最后一层面纱,真理便现身了。

然而真理并非是人人都敢于直面的,因此,舞台上的七层纱总会留着最后一层,按照中国人的古训似乎就是:最好别捅破那层窗户纸。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直面真理的勇气,更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人类处境的终极意义。

  但是那位勇敢的女高音违反了游戏规则,她让观者直面她——莎乐美的身体的结果,是让人感觉到了肉体的无比残酷。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至少要让别的任何人也得不到——这是世界上一部分人的内心隐密。于是莎乐美只好杀了约翰。这是一切莎乐美的宿命,他们必定会有得不到的东西,巨大的受挫感让他们宁可毁灭式地同归于尽,也不愿坐视自己的宝贝被别人夺走。

“亲爱的,我真的很爱你——我会永远爱你——但首先,我得杀死你。——    如果上帝只允许莎乐美说一句话,从她嘴里说出的只能是这一句。 

    人们永远记得莫罗画中的莎乐美,那个美艳而阴毒、戴着阿拉伯宝石狂舞的准裸体女子,但有谁曾经目睹过莎乐美的七层纱呢?——我想,那大概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脱衣舞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魅力是什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