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菲茨杰拉德……

标签:
杂谈 |
背封评论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放在面前,自己说不定也想写小说吧——这样的念头一点也没有浮现。只不过如小学生想把闹钟拆散,,自己也想尝试抓住小说隐藏的不为人知的魔力所在,仅仅想干这回事吧。就这样不知多少年了,只有菲茨杰拉德成为我的老师、我的大学及我的文学伙伴。作为一名小说家,我把菲茨杰拉德看作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是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件标志,然后有时叹息,有时又全身紧张。他的小说就好像命中注定一样始终牵扯着我。说是不可思议也行,但如果小说里没有了不可思议,又有谁去读小说呢?
——村上春树
它(《返老还童》)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最伟大的爱情故事总是以死亡的阴影来度量的,爱与死冷酷地纠缠在这个故事里,我喜欢这种纠缠的方式。
——大卫·芬奇
如果没有菲茨杰拉德,我们不会知道,在一个奢华的金钱世界里感情何以如此存在。
——孙甘露
菲茨杰拉德善于把幻想叠加在城市化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上,他把意象奇崛的描绘和比喻,融合在爵士时代年轻人惯常使用的那种言不及义的时髦说话方式中,独家自创出一种富于诡异诗意的文体。
——小白
基本信息:
简介
本书选录的《返老还童》(直译作《本杰明·巴顿奇事》)和《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是其中富有奇幻特色的代表作,结构奇特,概念新颖,文字则如诗歌般行云流水。二○○八年,好莱坞斥资一点五亿,打造“大卫·芬奇(导演,代表作《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等)+埃里克·罗斯(编剧,代表作《阿甘正传》+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的梦幻组合,将《返老还童》搬上银幕,使得这部小说再度焕发青春,跻身当代经典行列。
作者简介
F.S.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美国小说家。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父亲是家具商。他年轻时试写过剧本。读完高中后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校时曾自组剧团,并为校内文学刊物写稿。后因身体欠佳,中途辍学。1917年入伍,终日忙于军训,未曾出国打仗。退伍后坚持业余写作。192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从此出了名,小说出版后他与吉姗尔达结婚。婚后携妻寄居巴黎,结识了安德逊、海明威等多位美国作家。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问世,奠定了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菲兹杰拉德成名后继续勤奋笔耕,但婚后妻子讲究排场,后来又精神失常,挥霍无度,给他带来极大痛苦。他经济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莱坞写剧本挣钱维持生计。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几乎无法创作,精神濒于崩溃,终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发心脏病,死于洛杉矶,年仅44岁。菲兹杰拉德不仅写长篇小说,矩篇小说也频有特色。除上述两部作品外,主要作品还有《夜色温柔》(1934)和《最后一个巨商》(1941)。他的小说生动地反映了20年代“美国梦”的破灭,展示了大萧条时朗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