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说安娜-10

(2006-08-09 19:37:41)

 十、为什么发“议论”?

 

通常人们认为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在小说中发表大段议论时非常有害的。好的说法是“借人物之口发表议论”。即便如此,也被认为是非常有害的。应该用更生动的描绘来建立人物形象,而不是通过那种哲学议论。其实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中,他说的这些哲学议论,并不是完全地发表议论,他一是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同时,他也通过这种议论,通过一个侧面,来烘托安娜·卡列尼娜这件事情。

我们可以找一个段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听说过,在俄国,尤其是知识分子,如果和你非常谈得来的话,可以把一个人找到家里去,和你喝通宵,和你谈论怎样改变俄国的命运,对于俄国的改革、文化、宗教、艺术、芭蕾舞等一切,他有全盘的计划,直到天亮喝得懒醉,一觉睡到下午才醒,晚上又换了另外一个人继续谈论这些事情。他就是这样的人。

这里面有个类似的人。列文去找他哥哥的时候,碰到一个教授和他在一起,教授从很远的地方坐火车赶来,为了解决一个哲学问题的争论:“人类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之间有没有界限可分?如果有,在什么地方?”看起来是个很乏味的问题。

   我们看看书中当安娜出现的时候,托尔斯泰有对安娜非常精彩的描绘,她的外貌、她的反应、她的行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生理的,一个是心理的。托尔斯泰在这里面不是借人物之口,完全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说的。在托尔斯泰看来,在安娜身上,本能压倒了一切。
   托尔斯泰在描写安娜在火车站第一次见到渥沦斯基时非常精彩的描写。我们要避免一种理解:那是个良家妇女,受到了渥沦斯基这个浪荡子的勾引,才出轨了,通奸了。从托尔斯泰正面的描写也好,从他通过奥勃朗斯基之口也好,从他引用普希金的诗也好,托尔斯泰是怎样描写渥沦斯基的呢?他说“他是个可爱的,和蔼的,认真的求婚者。”那时候渥沦斯基在向吉提求婚。他引用普希金的诗歌说他是个“良好的浪荡子”。
   渥沦斯基第一次出场前,有个小细节:列文先来了,向吉提求婚。吉提非常激动,脸都红了。但是,就在一瞬间,她想到了渥沦斯基。吉提是个很纯洁的人,她对列文也不是全无好感,但她更被渥沦斯基深深吸引。我们可以从这个侧面想象渥沦斯基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并不是要说渥沦斯基是个多么冠冕堂皇的正人君子,我们只是想试图从托尔斯泰的描绘,那些细部的东西来看这个故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安娜和渥沦斯基的故事,如果把它仅仅视为良家女子的私通,真是辜负了这部伟大的书了。当然我也不是要在这里下定论。我们可以通过他提供给我们的非常细致的东西,获得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判断。这正是文学的丰富性。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如果大家读一本书,读出来都一样的话,那是件很无趣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