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净沙·小说

(2006-03-19 11:09:33)

《天净沙》·小说

孙甘露

 

 

    我现在独自坐在电影院内,等待黑暗来临。外面正下着雨。很适合我的心情。观众席渐渐消隐在银幕的白光之下。

    在广告的配乐中,影片开始前的一刻,我回到了安的居室,那架半新的钢琴旁。

    停止,音乐都停止。

 

    为了参加安的祖父的葬礼,我得以重返我的故乡。一年之前,仿佛是为了摆脱我和谢淳的不幸婚姻,我去了北方。

    仅仅一年,当我再度从空中俯瞰上海,为它的似乎微微修改过的轮廓线生出一丝惊异时,我似乎是领略了我的婚姻悲剧的实质。

    这个词是谢淳爱用的。她从旧金山邮来的每一封信都重复这一话题。

    我对上海这座城市是冷漠的。但这是情人的冷漠。它包含了无数的触抚、思索和体会。

    飞机着陆时的压力使我觉得是在接近一个被我遗弃的人或者往事。它们互为形象,或者说,这是我的心愿。

    我坐在原处,等候最后一个离去。这样,可以和那位双目淡红的航空小姐道别。为了显得郑重其事,我得呆到最后。

    我把电话号码写在《闲情偶寄》的扉页上。原来我想用李渔的书来消磨旅途中的时光。看来得把旅途的外延稍加拓展。

    她朝我走了过来。你好!她说。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你需要帮助吗?后面一句是职业性的。但同样动人。

    作个纪念。我把李渔的薄薄的小册子放到她手上。谢谢!礼貌用语?

    我没有说再见,提起皮包就往舱门走去。她沉默着站在我的座位旁。

    但愿她的注目礼已经越过了职业的边界,成为登机时我们目光初次接触那瞬间的一个美好的脚注。

    她的年轻、美艳和疲倦令人触目惊心。她在机舱过道上侧身倾听旅客垂询的姿态,是我迷恋的起点。

 

 

    安妮·费舍尔。她的形象取代了咏涵。叶咏涵,这是她的名字。

    我的情侣、伙伴。我可悲地忘却了她的面容,其余一切全都贮存在我的心中。

   

她的狭长的居室,那架半新的立式钢琴上方悬挂的安妮·费舍尔的大幅黑白照片——她的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绾成一只漂亮的发髻,穿着白色无袖衬衫,安详地垂着眼帘。腕部松弛,如在水上。

    这是她在演奏肖邦《即兴幻想曲》中段时拍下的侧面像。成熟而温柔,为咏涵所珍爱。

    这两位女性在我的记忆中有近似的容貌。这部分出自咏涵对她的钢琴偶像的模仿。比如那个发髻。

    我嘲笑她,为之取名安咏涵。她倒也欣然接受。渐渐地,她的名字便简化成了安。

   

我的回忆时常源于安妮·费舍尔的形象,源于她演奏的肖邦夜曲,源于生活中令人心烦意乱的阴雨日子。源于安的诗意,迫不急待的情欲,她所迷恋的乐谱,以及她盘腿坐在床单上的凄迷神情。

    安天生是个演奏家。她是个神思恍惚的人。

 

    我的状态还算不错。一个人住在安的祖父留下的房间里,冷清安逸,避开了家里那一大群吵吵嚷嚷的女人。这种日子不会维持多久。

    虽说我喜欢清静,但我也离不开女人。各式各样的。她们重要,体态迥异,各居其位,泪腺发达,谎言连篇。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念头所制约。

    她们分布在我的四周,有一些关系遥远,但不乏亲密表情。我套用曹雪芹的著名小说为她们命名。这免去了我的苦思冥想,而且还能获取一份风雅。

    这德性由我从安的祖父处抄袭而来,如同我置身于他的宽敞明亮的房间,在带小圆拱的多格高窗前翻阅他的遗物。

    那些书籍,纸张脆黄,霉味四散,眉批和夹注随处可见。很多废话私秘得无从猜测,引得我隐隐有些恐惧。众多无法复制的场面和思绪在书页间游弋。

    合上书本,却是一阵灰尘,一幅风去无痕的伤感画面。

    要说风流,我以为这是专为安的祖父设置的词。听着舒坦,与他的音容笑貌暗迎明合,丝毫没有生拉硬扯之感。

    在旧上海,这类角色有得是,许多由英文而来的称谓罩在他们头上。他们由笔挺的裤线、尖头皮鞋和纹丝不乱的头发构成。普通市民对他们怀有复杂的感情。

    当我这么胡思乱想之际,一阵叮叮咚咚的乐曲声由窗外悠然而来。

    按照惯例,我会对音乐假冒内行地乱发一通议论和联想。从辞典里摘取一束名词,撒在字里行间,使文章看上去像一份繁琐不已的勘误表。

   

必须说明,我正在埋头撰写一篇悼词。这是我独处一室的缘由。我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必须梳理安的祖父纷乱的身世,回避某些关键的事实,为他歌功颂德。这么虚假地寻章摘句还要保持所谓文采,想来御用文人不是一桩轻松的买卖。

    我对安的祖父,诸多不恭早已是众所周知。那群女人之所以命我撰写痛悼之辞,实在是存心要将我折磨一番。

    她们早先簇拥在安的家周围,模仿众星拱月的样子,亲呢与摇尾乞怜兼而有之。我历来痛恨此类谄媚之态。我之所以接受她们的委任,确实是因为安的缘故。

    再见!悼词。再见!安的祖父。

    我不是为你而来。

 

待续

原载《新生界》

 天净沙·小说

摄影:陆元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流水
后一篇:他乡·诗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