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道背后的故事:宁武矿难尸体转移的采访

(2005-09-16 10:00:15)
标签:

山西矿难

分类: 我的新闻稿件

报道背后的故事:宁武矿难尸体转移的采访

                                      采访遇难者家属
宁武矿难尸体转移采访全记录
 

□尹守刚 侯云峰

  “山西宁武矿难遇难矿工遗体惊现内蒙古,丰镇发现7具、集宁发现10具,是一起典型的矿主为了隐瞒事故而把尸体转移的事件……”

   在网上看到这则消息,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我为煤矿矿主的残忍做法而震惊,但作为一名记者,我又为这可遇而不可求的新闻线索而“兴奋”。

   7月15日,正值高温天气,为了赶时间,午后1点多采访车已奔驰在呼市到集宁的高速公路上,车内车外一片闷热。闷热的天气使我们的衬衣被汗水紧紧地粘在身上,这样的天气更苦了陪我们采访驾车的房主任,本来身体较胖再加上高温,汗水顺着头皮往下流,一条毛巾拧了一遍又一遍,我和侯云峰在车里大声地聊天、谈论着采访计划,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疲劳同时也避免让我们在闷热的车里打瞌睡。

   我们按计划在下午3点半赶到了集宁市区,按事先掌握的消息我们找到了乌兰察布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对医院领导进行了采访后我们找到了此次采访的第一个存放矿工遗体的太平间。

   一个僻静的小院,转圈是几间小平房,门窗紧闭、房门紧锁,锁头锈迹斑斑。站在这里似乎就能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整个小院静得让人害怕。

    透过污浊的玻璃可以看到房间内并排躺在地上、轰隆轰隆作响的存尸柜,此时矿工遗体就放在里面。侯云峰说:“尹哥你真胆大。”“五一劳动节我和呼市殡仪馆的火化工人一同扫过骨灰。”我笑答。

   在小院外面的一间门脸房内我们找到了正在扎花圈的太平间承包人,从他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尸体转移过来时的一些细节:农用车上装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尸体上面盖上帆布,就这样趁着夜色从山西来到了内蒙古。虽然知道是非正常死亡,但是该太平间还是接收了7具。也许是利益驱使,但也说明相关部门在殡葬业的管理上有漏洞。

   从该承包人处了解到,在我们之前已经有山西媒体采访过他。我深深佩服同行们的速度,但采访中又了解到内蒙古的媒体中《北方劳动时报》还是第一家,这让我们感到欣慰。

  结束了乌兰察布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采访,我们立刻赶到了另一处存放矿工遗体的地方——集宁区殡仪馆。通过采访我们证实了这里有3具遗体。至此,按掌握的信息,集宁的10具遗体已全部找到。

   当晚8点我们到达丰镇,并露宿丰镇。

   情况难料,而且我们还要返回集宁对警方作进一步采访,所以要求我们丰镇采访必须尽快结束。

  7月16日一大早我们就开始行动。由于不熟悉地方,找个部门需要到处打听。但是一大清早就四处询问殡仪馆在当地百姓看来好像有些不可理解,但是时间的紧迫使我们已经顾不了这些,就这样在人们诧异的目光中我们的采访车驶入了丰镇殡仪馆。

   采访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采访中丰镇殡仪馆馆长对于这种跨省转移尸体,私下处理矿难事故满不在乎,让我们感到惊讶。可见矿难事故尸体转移已经不是第一次。

   当天上午在采访完丰镇殡仪馆和丰镇市医院后,我们已经确认了所掌握材料中的17具矿工遗体。

   下午我们返回了集宁,并采访了乌兰察布市公安局。可是在公安局我们并没有了解到该案的进展情况,但我们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遇难矿工的家属曾经住在集宁饭店”。

   在集宁饭店我们得到了尸体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细节,家属痛失亲人的悲痛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敲开遇难者家属黄奇生的房门,黄奇生7月3日和同乡廖飞的手机通话揭开了尸体转移的全过程。

   新闻需要客观,记者的立场永远要保持中立,这是对新闻和记者的基本要求。但是采访过程中,黑心矿主对矿工生命的冷漠还是激怒了年轻的我们,我们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直到结束这次采访。

   “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想公平地处理此事,拿到合理的经济补偿。”黄奇生说。

   是的,农民是善良的,从农民到矿工,这种善良始终没有变。农民也是最弱势的人群,人已经死了,除了实实在在的经济补偿外,他们还有能力要求什么呢?

   余只琼怀中的女儿刚满10天,眼泪对于这对母女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再多的眼泪也唤不回亲爱的丈夫、未曾谋面的爸爸。她们眼神的茫然让人感到心痛。煤矿事故问责该问谁?只是黑心矿主吗?

   两天的矿难采访结束了,后来证明此次采访还算成功,角度和速度是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做时报新闻的重要要求。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做出更好的时报新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