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靠什么手段蛊惑90后?
(2009-12-22 18:06:01)
标签:
年轻朋友三商法劳动教养多米诺骨牌效应传销人员文化 |
上个月写了篇“亲历传销”的文章,得到的反馈实在大出我意料。这些反馈来自全国各地,几乎只有港澳台和西藏没有覆盖到——这使我惊讶地意识到传销在我们国家竟然已经是很“普及”的事,其“群众基础”可谓相当之广泛,只是孤陋寡闻的我一直到今年夏天才正式接触到这个“新事物”而已。
可传销究竟是凭什么"魅力"蛊惑人的呢?
传销组织的“标准课程”通常会以这样的说辞蛊惑被他们用“善意的谎言”骗来听课的人——
我们所做的不是传销,而是依照先进的“三商法”模式来运作的,我们用这种模式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人际直销网络……按照他们的赢利计算方法,将为这个网络金字塔的上端成员带来巨额的收入,按照他们的设计,每个人只要建立有两个有效的不断发展下线的下臂,就可以在两年之内成为身价达5000万元的富豪。而且他们会信口开河说,西方国家比如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早就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人际销售网络,那些国家的富豪有几分之一就出自人际网络,云云。
传销组织的“干部们”还会告诉你说:传销就是这样一个短期暴富的行业,但不能全民都涌进这个行业,否则就没人种地,没人打工了,所以国家就采取“造负面”的办法来堵住这巨大的人流,所以我们就能看到媒体和公安机关都在报道传销违法甚至打击所谓的传销,所以传销这个行业只属于那些有毅力、能吃苦的有志者。所以传销组织的课程编排得非常励志,至少可以让“被迫”听过几次课的新到者觉得这样的组织很有活力,这里的人很有追求,乃至渐渐地被他们迷惑。
并且他们的管理很严密,能成功地使被骗来听课的人与外界隔绝,看不到电视和报纸,也不能上网,与外界联系也受到控制。这样就使新来乍到者置身在一个非常纯粹的空间,一个只能被动被他们“洗脑”的环境,并且这个被“洗脑”的过程仿佛很舒服,精神上如飞翔在云端一般。
传销组织就是通过类似以上这样的一整套手段来诱惑和忽悠人的,特别是那些年轻的涉世不深的90后们,最容易被成功地蛊惑住乃至头脑一热就加盟了。然后一环扣一环,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能使大量的人陷入进去。
传销组织的魔力大致就是这样吧。
下面我再就我那篇文章所获得的反馈来扯一扯相关的话题罢。
不少人关切或好奇地问到我夏天时在山东所接触的那个传销组织后来的情况。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我终于也打听到了该组织后来的结局,那就是:该组织在没有公安机关介入的情况下,全体成员经过商议,不久之后即已经就地自行解散了——部分成员被居留十五日,甚至有几位骨干被劳动教养了,公安机关对传销人员这样严厉的处置使大家都很担心自己的前途啊——大家该干嘛还干嘛,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于是在校读书的学生仍然回学校读书(虽然要获得学校方面的原谅非常麻烦),该去找工作的去找工作……只是有的传销组织的重要头目并没有被抓,而是漏网跑掉了,只是各位成员所交的入网费(或谓购买传销产品的钱)都无处讨要而只能各自承担自认倒霉了。这就是我所接触过的那个传销组织的最后结局。
因为那几天恰好电脑出了故障,我又有些杂事缠身,并且差不多同时又正好找了一份特别忙碌的新工作,所以一直没能把评论全部看完——真是抱歉。但我知道这些评论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别:
一是谩骂,说我不懂传销就不要胡说,甚至在留言栏里招揽“下线”会员——这种人基本是还在传销组织里做传销,并且应该是做到了中上层“职位”。
二是为我叫好,觉得传销这个事早该公开的普遍地喝止,不能再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了——这些留言评论的人差不多都有陷入到传销组织当中去的经历,他们或深受其害或略有受伤或是曾在当中有过短暂的传销生活体验。
三是对传销这一事物怀有各种各样疑惑的人——这大约是那些刚被“骗”进传销组织的传销“新人“甚至是正受到外地亲友热情邀请去做客的年轻朋友(这些年轻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后怀疑对方的邀请正是传销组织向他们发出的一个诱惑,而他们在犹豫是否接收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