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主题投资下周走势 |
分类: 股市随笔 |
美股突破17000点,留下新的里程碑。不能不承认,美股是世界资本市场的龙头,今年A股市场能够战胜“五穷六绝”的魔咒,本质上也得益于美股的大牛市——5月以来结束调整再创历史新高。炒股看龙头,小至一个热点、一个板块、一个概念、一个题材,大至一个市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世界,还是这个道理。至于当下的A股,则无疑受到新股的绑架。但龙头市场不倒,三季度A股仍有望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和上述时段同步,A股的创业板市场也大幅下调,整体调整幅度将近三成。纳斯达克5月21日结束调整重拾升势,至今也创出了2009年2月以来的牛市新高。同样以科技股为主体的创业板,在当时几乎一边倒的“唱衰”声中,正式突破重拾升势的日期则在5月22日。
主导当前A股市场小气候的关键因素无疑是新股批量发行。现实走势反复演绎着这一点。去年12月宣布新股重新开闸,沪指下跌将近两个月。此后4月宣布新股即将二度开闸,大盘再度陷入低迷。再后6月中旬,第二批新股开闸的18日前后大盘连续大跌。本周五,7月发行规模可能是20家的消息传出,连续的反弹势头立即逆转,外盘的走好,宏观数据的回暖等等,市场都没有了反应。
此前证监会的说法是6月至12月新股家数大约100家左右,6月是10家,余下的6个月最少也是90家,每个月均衡也要15家,和20家并无太多差别。
证监会的理解也许还是市场害怕新股的层面,但6月的10家发行上市情况已经表明,新股成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香饽饽,是新股的“抽水”效应大大伤害着二级市场。周五的下跌可以理解为:又有新股要发行了,市场再次调集资金准备打新。
不过,也不必过于纠结,目前的打新规则决定了打新资金需要储备市值, 6月上半月的经验表明,这有利于二级市场的稳定,有助于7月市场继续走好。
时间周期显示,下周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本周成交量从此前的地量水平回升至常量之上,显示大盘已经阶段见底,就差一个转折向上的具体标志,关键位就在2085点上下,下周只要能够继续放量并向上突破,则三季度的“吃饭行情”就将展开,实现的概率在7成以上,不妨拭目以待。
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