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后市走势主题投资 |
分类: 股市随笔 |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6月29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说,“前几天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总体上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由此看,6月下旬的股市暴跌很可能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误伤”。但是,现实就是现实,6月本来就是一个流动性紧张背景下运行的月份,历史上的6月股市之所以多数下跌甚至大跌,关键性的原因就是这种流动性暂时紧张的惯性作用。如今,沪指运行于2000点之下,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这种状况是不能持久的,长期视角看是机会大于风险。
本周市场回稳反弹
既然6月下旬的暴跌主要因为市场流动性的暂时高度紧张,那么,这个因素的消除就是市场回稳的基础。作为银监会主席和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说法是权威的。他的结论是,“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所以,从短期的市场走势看,本周市场理应回稳并有所反弹,只是基于综合情况考虑,反转的可能性极小,2050点可以作为一个中期多空分水岭,只要大盘不能有效重返2050点之上,那么,7月股市整体就仍是弱势,6月的急跌不会再现,阴跌、缓跌的可能性则较大。
上周五金融、地产股集体反弹,有关地产股炒作融资放开的传闻已经被否定,只能说又是一次故弄玄虚的超跌反弹短线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大盘已经重回5日线之上,市场短线反弹的欲望是较强的。
三季度资金面偏紧
在上周四和讯网的中期股市投资策略会上,银河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6月是资金面预期最坏的时点,下半年流动性环比会出现偏紧,股市不会产生趋势性行情”。这属于悲观的看法,但判断是合情合理的。
从新增信贷资金总量的数据看,2008年以来似乎都有下半年偏紧而且三季度是最紧的特点。2008年时新增信贷低点出现在10月,三季度忽上忽下但整体处于全年的较低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大熊市的见底大反弹正是和当年11月开始的新增信贷大回升同步。
2009年新增信贷的低点就是7-10月,当年股市同步见顶回落。2010年的7月到12月都是当年新增信贷的低潮,2011年的7月至9月是全年的低谷,去年的情况和2010年相似,8月有所反弹后新增信贷低迷的情况持续至当年的12月。所以,可以这么认为,股市行情大致上和新增信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说,潘向东的上述判断是合理的,因为历史惯性来看,三季度甚至整个下半年,市场流动性都是趋于紧张的,而三季度更是最差。
建议网上购书店:拍拍网会有亲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