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股市随笔 |
大小非的指标作用
金谷明
大小非解禁、减持的问题,一直是本轮下跌走势的最大话题之一。记得,还在一两个月前,管理层给出的说法是,大小非的减持,尤其是大非的减持并不厉害,已经减持的数量占可减持总数的比例很低。这里的意思无非就是想告诉市场,大小非的减持欲望和压力并不大,不需要那么谈虎色变。不过,最新的数据却表明,7月股改解禁股减持速度明显快于6月。而7月分的市场位置无疑是个低位,从沪市来看,当月最高也不到3000点,最低则达到2600点以下,远远低于此前数月的高度,和2007年的一二月份相当。此时,股改解禁股减持速度明显加快,则只能表明,大小非的减持欲望,不是随着行情的一步步走低而一步步收敛,恰恰相反,在跌势持续之下,减持的欲望反而大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中登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因股改累计产生限售股4621.04亿股中有3741.1亿股未到解禁期,已累计解禁868.3亿股,占全部股改限售股份的18.79%。其中,7月解禁25.34亿股,当月减持8.49亿股,占比33.5%。而两市累计已减持258.56亿股解禁股,减持占比为29.78%。与6月份中登公司首次公布的股改限售股份解禁减持情况相比,7月份33.5%的减持比例明显高于6月份的15.23%。
有这样一种市场心理情况,市场开跌之时和跌势当中,斩仓的欲望不强或较弱,“坚持就是胜利”,“我就不信它不涨回来”,诸如此类的“口号”在支撑着。然而,当市场进一步下跌,信心开始动摇;再下跌,恐慌情绪便占据了一切,具体的斩仓行动便往往在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跌后出现,而且异常坚决。当然,这一类心理活动下的斩仓行为,往往会卖出个地板价来。
我们知道,目前的市场点位较之去年的巅峰时期,已经跌去过61%多,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成交量方面也跌进了窒息量的范畴,跌势应该是在一个末期上的。因此,7月股改解禁股减持速度的明显提速,不妨也可以当作跌势末期的一个参考指标看待。可惜的是,哪里是底部的反转点,没有指标能够预先给出答案,目前还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