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论语1124 做所当做

(2007-11-23 22:51:52)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股市随笔
 股市论语1124
  做所当做
  金谷明
  以下的这个“说法”也许有“以偏概全”的可能,但它是真实的,也能起到“冰山一角”视角作用的。一位银行主管基金销售的朋友跟老金说:最近股市一路向下调整,但到银行来赎回的人并不多,来买入的自然也不多,显得冷冷清清。这不是一个银行的情况,也不是一个点的情况,在他的“圈子”里,做大客户的都有类似的反映。
  当然,基金的销售并非只有银行这个渠道,所以,反映在基金本身的信息应该更具备代表性。这两天有报道表明,部分基金已经出现较多的赎回,而且有出现净赎回的苗头。有基金经理甚至表示,如果市道继续向下,不排除会出现更大面积的净赎回。
  另一位朋友是个“基金专家”,专玩基金,但关于股市的大趋势,则多数听取老金的意见。一个月前,她听了老金的意见,对她的基金组合进行了“减仓”。一段时间后,她说她剩下的基金仓位已经“减值”两成,老金说那为什么还不继续“减仓”?她说都已经跌去两成了,让她去吧。这两天,老金说可能要跌穿5000点,她着急了,说那得赶快再去“减仓”,尽管已经“减值”到三成左右了。
  老金知道,一般股民都有个“通病”,一旦股票被套,便采取”死猪不怕热水烫“的办法,由它跌去,即使看到跌势形成也不管,不懂得及时止损,结果往往越套越深,长久难以翻身。老金知道的一个典型是:十多年前在30元以上买入深宝安的一个股民,一直“守仓”到现在,即使已经遇到过两个大牛市,至今也还是未解套。
  以老金观察,现在的基民好像也有不少染上了这种“死猪”顽疾,即使看到大势见顶,也懒于作“止盈”,一旦净值下滑,而且已经形成趋势,也不去做及时的“止损”。这不太合乎理财之道。
  也许,这和近期有关基金的宣传都是鼓励大家“长线投资”有关。不能否认,做基金投资应该还是长一点好,但也绝对要讲一个入市的时机和赎回的时机,如果不讲时机,那不如不投资,不理财。像这个11月,无论做股票还是做基金,都是卖比买更划算的时候,不具体操作一下应当属于有失偏颇。至于12月,越是往后就越是反过来,应是一个阶段性的买比卖更划算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