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谷杂说1117

(2007-11-16 19:38:54)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股市随笔
 金谷杂说1117
市场反应   
金谷明
    10月24日,老金在《提示》一文中指出:年内的几次大调整,事前均有相关的“风险提示”先“公之于众”,就像万应万灵的“警报提示”,方式不一,像历史上大股灾的回顾,像管理层的风险教育措施实施,像权威报纸的评论,像权威人士的言论等等;时间提前多少不一,或者几天,或者一两个星期等等,但均是有效的,一个阶段性的跌势总能看到。
     10月中下旬,我们看到了上述的情况。到了本月初,我们看到了针对基金的营销限制,看到了所谓“窗口指导”,“警报提示”再次出现,当然,一个阶段性的跌势又看到了,沪指5000点一度岌岌可危。
     老金在《提示》一文中也指出:事实上,跌势将至,舆论上会有这种“提示”,升势即将开始,我们也可以从舆论上找到类似的“提示”,尤其是来自“权威”方面的“提示”。例如“5·30”后不久,开放式基金潮水般再度开闸发行,“聪明人”便嗅到行情又将到来的“味道”。
     本周二本周三,基金又允许拆分营销了,连“窗口指导”也有报道指出被取消了,又将有多少多少资金即将入市的报道铺天盖地,连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也作了大篇幅报道,当然是一种做多的“提示”。于是,我们看到了周三的大反弹,沪指创出点数的15年第一长阳。应当说,当大盘从6000多点一路下跌至5000点附近,一个阶段性止跌成为多个方面的共同诉求。问题在于,“提示”是一方面,市场反应则是另一方面,相关“提示”不能不认真处理,市场反应却是决定操作中进退取舍的惟一依据,最起码,作为趋势投资必须如此。
     有利多“提示”,市场却是“冷屁股”相对,说明市场“已弱”或“仍弱”,操作中即不宜冒进。经历了高位6000点以来的杀跌,目前市场信心显然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加上周边股市的动荡,宏观调控方面的紧缩预期,扩容方面的加紧,反弹短促,市场“冷反应”是正常、正路的。据此,后市有待“冷空气”消散,才能有一个彻底的企稳直至回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谷杂说1114
后一篇:金谷杂说112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