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唐诗”是应试教育阴影下的无奈折腾

(2011-04-20 20:40:59)
标签:

少儿

应试教育

唐诗宋词

算术

江苏省教育厅

杂谈

分类: 愚见

“禁唐诗”是应试教育阴影下的无奈折腾

贾志勇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要出台“幼儿教学标准”,确保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其中有关幼儿园不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小学化”内容的问题,引起热议。而公众几乎是一边倒地拍砖。

公众有此态度,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事,笔者很认同。

先说“情”。谁都知道,一个人在幼儿阶段,往往要接受人类知识、智慧的启蒙。适合他们特点的儿歌、童谣、俚语、小故事,自然是首选。因为这些内容,从监护人或启蒙单位人员的嘴里传递给他们,主要目的不见得要幼儿明白,关键在于给幼儿的成长发育提供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因为吟唱或朗诵的形式,具有较浓郁的音乐性、节奏感,极其有利于愉悦幼儿身心,有助于幼儿快乐成长。同时,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如此看,儿歌、童谣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教授那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简单的算术,意义也在于此。

再说“理”。幼儿阶段,即36岁,恰是一个人具有较强形象识记能力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识记特点,不在内容,而在表象。幼儿如同摄像机一般,对外界保持着原生态式的记录。如果在不增加幼儿负担的前提下,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灵活多样的形式,让他们多掌握一些东西,有什么不好呢?

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幼儿掌握知识、锻炼技能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他们在掌握这些知识、锻炼这些技能时,他们是否快乐;学习这些知识、锻炼这些技能时,是否给他们造成了身心负担。如果没有负担,只有快乐,幼儿获取多少知识,培养多少技能,都是副产品,都是衍生物,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江苏省的做法,只是着眼于幼儿园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就可以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但如此一刀切,显然难避“因噎废食”之嫌。教育内部不教授唐诗宋词、算术等内容,那么基于传统习惯,基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家长们自然要另辟蹊径,面向社会办学、办班机构,另花一笔费用。

可疑的是,江苏省幼儿园禁止唐诗宋词及算术等教学内容,极可能是在作秀。该省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恶名藉此逃脱了,但其他社会组织部门会把这个“短板”补齐。如此,幼儿及其家长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

站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角度和孩子成才的角度,我们没有人反感教育部门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毕竟每个孩子都逃脱不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高考关。而教育部门或学校只为应试教育而实施教育教学,不顾学生的身心承受能力,疯狂加重学生的负担,并且不断把这个坏影响前置,越来越低龄化,任谁也难以淡定。

既然谁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都难以洁身自好,难么,我们只有顺应。而这种顺应,就必须首先保证,千万不要瞎折腾。尽管这种折腾是无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