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没文化,教授需担责
(2010-06-06 14:53:05)
标签:
真才实学记者没文化教授医保全民一流大学中国杂谈 |
分类: 愚见 |
记者没文化,教授需担责
贾志勇
6月7日大江晚报 http://www.wuhunews.cn/newspaper/djwb/html/2010-06/07/content_833914.htm?div=-1
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司法鉴定室主任孙东东在解读即将施行的《侵权法》时多次炮轰记者无文化,雷语不断,引得场下唏嘘一片。但对着台下人民日报社的记者却说“记者是没文化,当然,人民日报的除外”。(6月6日华商网)
教授斥责记者没文化,而记者一般都受过大学教育,试问,记者在大学求学期间,教授们都忙什么呢?何以置未来记者们的学业于不顾,而不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之责,以致于让记者们从业时表现得如此没文化?
所以,说记者没文化,教授需担责;斥责记者没文化,教授需先要脸红。而且,社会上任由谁骂记者没文化,教授都不该帮腔,毕竟“生不学,师之惰”嘛。
从报道中看,孙教授对记者们所下的“没文化”的断语,源于他曾经有一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解读关于全民医保的问题时,其言语被记者误传了。孙教授说“我从来没说过中国在××时候能实现全民医保,这也是现今不可能的事情,没想到第二天,报纸一出来,就这样误读了。”相信这一定是记者的疏漏,才导致消息错发,导致新闻失真。但无论如何跟记者“没文化”搭不上边儿。
尤其针对中国全民医保时间表问题的发言,孙教授作为一名教授应该有自己的学术良知。目前,陕西省神木县已经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了,而且运转良好,成效显著,“政府大赚”,“神木模式”不见得不会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所以,孙教授面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质问电话,不必吓得“无言以对”,而把责任全推给记者,并污其没文化。
其实,我们最担心的不是社会某个行业人员“没文化”,最危险、最要命的是他们没担当,良知泯灭,正义感、使命感沦丧,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无所不用其极。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类人,打着自己“有文化”的幌子,削尖脑壳钻营取利,捞取社会名声和行政职位,而在发言时“屁股决定嘴巴”,既不为党和政府的宏图大计说话,更不为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说话,只围绕自己的小算盘,向某些利益团体点头哈腰,赚得一己之私。
今年5月初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耶鲁、牛津等多位高校校长称,中国建成一流大学最快需20年。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称中国大学最缺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大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与此观点类似,牛津大学校长也称中国缺乏敢挑战权威的学生。(5月3日《扬子晚报》)
倘若具备批判性思维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首选标准,那么需让学生具有评判思维,并有挑战权威的理念,达到这一点,必须先有挑战权威的教授。而挑战权威,不外挑战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诸领域。试问,教授们有此魄力和胆量吗?而魄力和胆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源于教授们的真才实学。笔者想,骨子里“教而优则仕”的教授不算有真才实学,在意行政级别的大学领导不算有真才实学,剽窃论文的教授更无需谈,棒喝记者没文化的教授,恐怕更是不行。
来源:http://news.163.com/10/0606/08/68FV7CQD00011229.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