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关竞技类节目——同质化竞争仍有上升空间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研学术 |
旧瓶仍可装新酒
冲关竞技类节目——同质化竞争仍有上升空间
节目形态的创新对于电视媒介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能否推出具有较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形态节目,以及能否通过形态创新给老的品牌节目注入新鲜活力对于电视媒介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冲关竞技类节目诞生于奥运背景下。在2008年,一批以奥运为主题的新形态节目纷纷横空出世,为电视荧屏刮起一阵清爽之风。截止2010年8月,省级卫视曾经和现在播出的冲关竞技类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快乐向前冲》、《智勇大冲关》、四川卫视的《传递梦想——运动之王》、浙江卫视的《冲关我最棒》、天津卫视的《快乐家游站》、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山东卫视的《爱拼才会赢》、东南卫视的《足球兄弟营》等等。上述有的节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又都陷入到了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怪圈中。尤其是暑假期间,各大节目的冲关竞技类节目纷纷上马,使得该类型的节目收视竞争更加白热化。
首先,冲关竞技类节目的形态简单易懂,符合美学上所称的“视知觉简化”原则。无论是《快乐向前冲》、《智勇大冲关》还是《冲关我最棒》、《爱拼才会赢》,节目都没有矫揉造作、炫目又空洞的框架,也没有令人垂涎的巨额物质奖励,有的只是简单的赛制规则、充满挑战的关卡设置以及可以秀出自己个性的舞台。无论是狼狈地落水引得满场爆笑还是顽强地冲到胜利的对岸博得掌声雷动,其节目形态在本质上就是竞技外衣下的娱乐本质,节目环节的设置就是为了带给参与者和观众更多的快乐,在简单规则下露出众生百态。http://playhunan.com/bbs/upload/2009/04/28/28/79297393729338.jpg
其次,冲关类节目中具有挑战性的反常规环节的设置令人耳目一新。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口号就是:“挑战无处不在”,同样在上述的那些节目中,挑战性也是无处不在。这种挑战通过反常性的规则设置来完成。例如2008年湖南卫视的《奥运向前冲》节目中就设有爬滚筒、上斜坡、过独木桥、做撑竿跳、抱滚筒上滑道等冲关环节,正是这些具有挑战性与反常规性的游戏环节设置,让节目的收视节节高升;四川卫视当年推出的《传递梦想——运动之王》中的100米倒跑、110米钻栏、高台跳远、跳高跳水、国际溜滑等反常规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挑战着参与者的心智与力量,考验着他们的身体平衡、意志力、协调性、勇气、能力、聪明才智、逻辑分析能力、行动能力等等。挑战性反常规环节设置符合西方美学上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因为从观众的接收心理看,观众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世界往往会处于俗套、滞钝、麻木的感受状态,而冲关竞技类节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能够更新人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觉,使那些本来普通、平常的东西变得新奇、生动起来,从而显出新的意义、新的价值、给人以鲜活的感受与超常的体验。
最后,冲关竞技类节目具有广泛的参与性。http://www.barfj.com/uploads/allimg/090715/1544234912-0.jpg在当前的电视传播中,最大限度地邀请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成为节目的主角一直是很多节目制作传播的基本理念,冲关竞技类节目就可以充分发挥节目广泛的参与性,满足普通草根的参与热情,因为此类节目的宗旨就是要观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希望参与者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从而体验到的那种自我超越的成就感。无论是《智勇大冲关》、《冲关我最棒》还是《男生女生向前冲》、《爱拼才会赢》,节目的主角均再次选定了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草根阶层,各个节目都是尽可能创造更大的空间来让普通观众参与进来,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又避免了盲目追求竞技成绩的功利心态,让草根阶层也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上感受自己跳动的运动脉搏,享受运动冲刺带来的快乐!
我们的电视传播曾对物质层面的“参与互动”过度倾斜,通过丰厚的奖品刺激观众的收视,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即便我们的演播室多么华丽漂亮,我们开通多少部热线电话,设置多少丰厚的奖品,还是有很多人认为电视的参与性互动性不强。而冲关竞技类节目虽然也有一定的物质奖励,但是这已经不是与观众互动和刺激收视的手段和策略了,冲关竞技类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审视了观众与电视互动的观念,从倚重物质层面的“参与互动”逐渐走向了倚重精神层面的“广泛参与”,这是对人的精神性心理因素的极大张扬。以《智勇大冲关》、《爱拼才会赢》为代表的冲关竞技类节目体现出了以群众为基础、以竞技体育为平台,以挑战为卖点,以宣传健康运动为宗旨的节目理念,因为体育不仅仅属于赛场上的骁将,还属于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
二、冲关竞技类节目的硬伤与突围之策
(一)同质化——冲关竞技类节目的硬伤
从整体上看,冲关竞技类节目形态新颖而简单:在一条充满玄机的赛道上,设置各种难度程度不等的关卡障碍。参与选手需要在一定时间期限内完成闯关活动。闯关时采取的是突然死亡法,即闯关过程中落水,比赛就宣告结束。不过正是由于这种形态简单,所以也特别容易复制,尤其是大同小异的关卡设置,同质化倾向严重已经成为冲关类节目的主要硬伤。例如《智勇大冲关》中的“疯狂螺旋桨”与《冲关我最棒》的“摇摆鱼骨排”就非常类似,“过独木桥”的游戏关卡也经常会出现在节目中。雷同的挑战环节设计使得节目的可替代性就大大增强,因而造成观众的收视分流。
(二)冲关竞技类节目的突围之策
首先,挑战关卡的设计还需兼顾挑战性、刺激性与新奇性。冲关竞技类节目的关卡设计首先要具有挑战性,不能人人都可以顺利闯关,这样节目就失去了刺激性。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刺激而加大了挑战难度,让每个人都折戟而归。部分节目已经注意到此事项,所以安徽卫视的《男生女生向前冲》、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都会专门有为男性和女性设计的闯关赛道,针对性别的不同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关卡,以保证节目的挑战性与刺激性。此外挑战关卡的设计还要具有新奇性。新奇性的提出是应对当前关卡设计雷同的一大对策,面对如出一辙的关卡,哪个节目能在新奇性上做足文章,开发新的游戏关卡,哪个节目就能在吸引观众收视方面先拔头筹。例如山东台的《爱拼才会赢》中的第二关为顶顶桥。这一关卡设计与安徽台《男生女生向前冲》当中的一个关卡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看似一样的关卡在《爱拼才会赢》中,却因加快了横栏的起伏速度,而变得新奇性十足,而在这一关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会不一样。http://www.realitytvmagazine.com/blog/images/2008/06/wipeout-set-3.jpg在美国、日本、韩国都有很多在演播室内录制的游戏类节目,部分游戏其实是可以将其搬至室外进行改造,所以冲关竞技类节目要想在关卡设计上做到新奇性,可以先参考和借鉴一下国外相关节目的关卡特点,进而或直接套用、或改造使用。
其次,放大“身体受苦”与砰然落水的窘态。冲关竞技类节目之所以会受到大众的喜爱,除了较低的参与门槛,新奇刺激的关卡设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对参与者“奇观化的身体”进行展示从而达到审丑效果。这种奇观化的身体展示主要表现在闯关过程中各位选手的身体表现:他们在闯关过程中或费力振臂飞奔、或艰难纵身一跃、或狼狈地僵持在关卡上,或砰然落入泥水中……观众关注的不仅仅是谁会顺利闯关,更关注的是在闯关过程中的各位参与者“身体受苦”时的各种奇观,这种身体受苦的奇观直接刺激观赏者审丑快感产生。所以“身体受苦”的奇观与落水者落水瞬间的囧态一定要成为摄像机捕捉的焦点,并可以通过适度的特写、慢放、回放、重复等电视表现方式刺激观众的收视快感。
第三,适度在参与者身上做起文章,通过参赛者的装扮与搞笑表演秀来吸引眼球。但是节目要避免参与者通过夸张的造型、雷人的表现标榜自己特色这一传播误区。因为部分节目中那些造型独特、出场方式另类的草根已经招来了一片非议,“全国神经病的集中地”、“展现国民素质和言行幽默的偶像大片”均是负面舆论对其的讽刺与指责。因此节目应尽量避免因参与者的装腔作势、矫揉做作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让所有参与者都在闯关前表演参差不齐的才艺,一方面会模糊节目的真正焦点,即游戏闯关,另一方面则会招来非议、被冠以低俗之名。笔者的建议是如果参与者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才艺展示能力,可以让其在冲关前做简短展示,而顺利闯关的参与者,无论其才艺造诣深浅,可以让其尽情发挥,这样才符合人之常情。http://www.dahe.cn/xwzx/yl/ylys/W020080919369160627890.jpg
第四,适度引用商业品牌,做植入式营销。由于冲关竞技类节目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场地较大,且关卡多为六关,因此节目有很大的实际空间进行品牌植入,这种策略在许多节目中都已经开始采用。笔者在这里建议还可以通过参与者进行品牌植入,例如参与者可以身着印有某品牌LOGO的服装进行闯关,或是将参与者分成若干队,如“雪碧”队、“雀巢”队、“非常可乐”队进行比拼。http://pic.gansudaily.com.cn/0/10/67/16/10671623_948574.jpg
最后,从节目可持续发展以及打造品牌的角度上看,节目不仅仅要考虑到眼前夏季冲关竞技节目的制作,更要未雨绸缪,思考四个季节的冲关竞技节目的发展,这样才有可能促使自己节目成为冲关竞技类节目品牌标杆。目前该类节目仅仅集中在夏天时节,且区分度不强,如果能独辟蹊径,开创适宜其他季节播出的冲关竞技类节目,这样反而也会对当下的节目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http://www.yxlady.com/ent/UploadFiles_9636/200912/200912281843363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