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奇观与审丑狂欢:体育竞技娱乐秀热播的冷思考(2)

(2009-10-21 10:12:13)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研学术

二、 运动美感的颠覆与大众审丑的狂欢

    特里· 伊格尔顿说过:“美学是作为有关身体的语言而诞生的。”[1]美国学者舒斯曼特针对传统美学轻视身体的现状,提出了“身体美学”的概念,他认为“没有什么比占统治地位的理性更无能的了,非物质的形而上的理性不可能把握专属于感觉领域的事物。”[2]体育运动对人类身体的展示几乎是宗教式的崇拜,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初精神就是身体崇拜。而在《奥运向前冲》等体育竞技类节目中,这种身体崇拜已经无足轻重了,节目强调的就是对运动美感的颠覆。

    体育运动一直强调对身体的崇拜,它以身体健美、崇尚肉体和精神和谐为诉求点。米隆的《掷铁饼者》的形象被誉为是田径运动中的经典形象;篮球巨星们的华丽的转身、潇洒的摆脱、精妙的传切、凌厉的抢断、一气呵成的上篮都是出神入化的标志性身体动作,让人如醉如痴。在众多赛事直播与体育电影中,身体的美学魅力也是影像镜头扑捉的焦点,通过对身体美感的追求,“体现出人类躯体的潜能可能形塑的生物质地的审美意象,从而传达生命领域带有普遍意义的精神内涵”[3],表现出人类坚忍不拔、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励志主题。

    但是在体育竞技类节目中,运动身体的美感被彻底颠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上文中所提到的“受苦的身体奇观”,参与者或摔倒、或落水、或被呛、或湿身。这种身体奇观带给观众的只有视觉上的快感而已,而且节目环节的设置又夸大了对失利选手的羞辱和贬损,呈现出电视对攻击性身体意向的传播趋势。所谓电视对攻击性身体意象的传播是“即在真实类的电视节目形态中加入展示惩罚身体的内容。与以往电视中的攻击性身体意象更多地出现在电视剧等虚构类节目中的传统相比,这一趋势无疑扩展了攻击性身体意象的传播平台。”[4]节目中失利选手掉在又湿又滑的泥浆里就是典型的惩罚;即使将泥浆换成了清水,对于参赛选手,尤其是女性而言,湿身的过程又成为自己隐私被公众无情偷窥的过程。此外对“受苦的身体奇观” 的近距离的展示,对掉进泥潭或清水中的身体的慢镜头回放均维持了快感的延续但却加深了羞辱参与者身体的嫌疑。总之,“身体受苦的奇观”将选手们过程中的痛苦处理成了奇观式的身体体验,身体也不再是美的对象,它完全充满了怪诞,成为审丑的对象。费斯克引用巴赫金的说法,认为怪诞的现实主义和有关美的美学是相反的,后者体现在对体育运动完美身体想象中。“如果说美的身体是完成的、定型的社会身体,那么怪诞的身体就是未完成的不定型的身体。”【5】而为什么参与者却愿意以一种貌似亵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身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