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当红不让VVV5
当红不让VVV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916
  • 关注人气: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体奇观与审丑狂欢:体育竞技娱乐秀热播的冷思考(1)

(2009-10-21 09:5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研学术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08级电视受众方向博士研究生 李翔

 

 

【摘要】2008年的中国电视荧屏,一批以体育运动为核心动力,以全民参与为传播目的,将体育、娱乐、竞技融为一体的节目如火如荼地上演着。这些节目因形态新鲜、内容新奇、全民参与、贴近观众等特征,推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收视战绩,成为除奥运赛事之外,又一可以掀起大众狂欢的电视节目。不过在这场运动狂欢的背后,依旧没有掩饰节目热衷于审丑、片面追求身体快感等操作误区。

【关键词】身体奇观   狂欢   审丑   体育竞技娱乐秀

 

一、         电视上的身体狂欢节

    以《奥运向前冲》、《智勇大冲关》为代表的体育竞技娱乐秀节目的形态新颖简单:在一条充满玄机的赛道,设置各种难度不等的关卡障碍,参赛选手需要在一定时间限制内进行闯关。闯关时采取的是突然死亡法,即只要闯关过程中落水,比赛即宣告结束。参与者也被锁定在草根阶层,他们喊着为奥运加油的口号,亲身参与到体育运动的游戏竞技中,成为夏日荧屏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伴随着奥运的东风,节目多次获得同时段排名第一的佳绩,成为电视媒介营造的又一大众狂欢景象。

上述节目与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提到的《摇滚与摔跤》节目类似:它们都是电视上的身体狂欢节,用身体创造了荒诞、搞怪的狂欢氛围,凸显了身体奇观的功能,强调了参与者的身体在节目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过度、夸张、颠覆、戏仿等方式上演了一出出“身体受苦的即兴喜剧”,节目具体特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狂欢式的关卡设置

    费斯克指出:“狂欢节”是体育运动的夸张形式,是对体育运动的戏仿,在《智勇大冲关》、《奥运向前冲》节目中,那难度不同的关卡,就是体育运动的夸张形式再现,如在反向运行的传送带上进行跨栏、挑战飞身灌篮、飞天吊环、疯狂单杠、非常平衡木等等关卡。这些关卡设置既来源于又颠覆于传统的体育项目,通过“熟悉的陌生化”美学效果营造了大众狂欢式的氛围。这些狂欢式的关卡与贝内特提出的露天游乐场中令人紧张的乘坐装置一样,反转了狂欢之外的世界中身体与机器的关系,在一瞬间导致了自我的丧失,在这种丧失的瞬间,参与者从社会所构造与规训的主体性暂时逃遁,身体得到解放。

(二)奇观化的身体展示

    “奇观”的概念来源于法国学者居易德波的《奇观社会》,美国文化学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加以发展,用“媒体奇观”来代指由媒体制造出来吸引受众的事件。 无论是在《智勇大冲关》还是在《奥运向前冲》中,节目夸大的都是因身体奇观而带来的快感,当电视传播中的对象已经完全成为一个个符号,成为纯粹的身体奇观时,它只对观众的身体产生作用,凸显的是“身体的在场”。这种身体的奇观展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者自身装扮的奇观化效果,二是参与者在闯关过程中“身体受苦的奇观”。

    节目吸引眼球之一的就是参赛者的装扮与搞笑表演秀。参与者或打扮成超人、或者胸前挂着“老伴我爱你” 的标语,或是“头顶锅盖,手拿白菜”就出场了,这种身体上的荒诞滑稽装扮必定引起观赏者的身体快感。另外,这种奇观化的身体展示还表现在闯关过程中各位选手的身体表现,这也正是他们对于节目产生快感的意义所在,例如,男性选手发达的肌肉、健硕的身材就是刺激观众产生身体快感的重要因素;而选手在闯关过程中或费力振臂飞奔、或艰难纵身一跃、或狼狈地僵持在关卡上,或砰然落入泥水中……他们所表现的仪式都是极度肉体化的,而这些仪式所强调的就是奇观,观众关注的不仅仅是谁会顺利闯关,更关注的是在闯关过程中的各位参与者“身体受苦”时的各种奇观,这种身体受苦的奇观直接刺激观赏者快感产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