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2007华语主持人报告(上)

(2007-06-11 17:10:46)
分类: 卫视资讯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华人族群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华语媒体发展迅速。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5)》最新统计,到2004年底,中国内地有广播电台282座,电视台314座,广播电视台1913座;共播出广播节目2264套,电视节目2389套。 在海外,华语广播电台七十多家,电视台五六十家。 加之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中国聚集了更多的注意力,华语媒体的发展空间必将更加舒展和广阔,华语主持人的声音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华语主持人受人关注固然与其身上的光环不无关系,也与发生在主持人身上的新闻息息相关。回眸2006年1月到2007年5月的一年半时间,有十个特点可以勾画出华语主持人的发展现状。

  华语主持走向世界

  2007年对于华语主持人而言,无疑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香港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胡一虎,凭借节目《凤凰全球连线》,获得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新闻主持人奖。随后,在2007年4月举办的第4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凤凰卫视女主持人陈晓楠主持的专题节目《冷暖人生》,获得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是迄今为止中国电视节目在该电影节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尽管中国电视媒体与海外媒体的合作开始已久,华人主持与华语节目也在国外得到不少的曝光机会,然而国际性赛事的主持人奖项却一直与华人主持无缘。如今,华人主持与华语电视节目在国际上获奖,意味着华语电视节目正在逐渐得到西方主流社会与媒体同行的认可。

  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华语媒体正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深受当地华人喜爱的主持人和节目,比如美国华语电台AM1500国语电台的李勇、朱宇、郑家瑜,澳大利亚3CW中文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刘飞等,他们为加强所在国与中国的交流沟通,传递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当地的华人提供了归属感与凝聚力。根据对“全球化”概念的最新解读――“全球化是一种全球关怀的内在化”,华语媒体为全球化在精神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构建了一个平台,而华语主持人正在以融通、交流的姿态,为不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搭建桥梁,从而进一步加快全球化的发展步伐。

  交流碰撞火花

  早在两年前,两岸三地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初见端倪。2005年5月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东方时空》打破寻常的新闻报道模式,与台湾省内收视率最高的台湾东森电视台进行了突破性合作,制作了6期特别节目《岩松看台湾》,播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节目通过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专访十余位台湾知名人物,如连战、宋楚瑜、李敖、龙应台、琼瑶、许信良、王永庆等,剖析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核,展示了一幅描绘台湾风土人情的人文长卷。节目中既有对连战、柏杨等台湾知名人物的采访实录,又有对于台湾美食、台湾诚品书店、台湾101大楼、台北故宫博物院、西门町等台湾特殊人文景观的介绍,让两岸观众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这也是两地媒体首次亲密合作的珍贵见证。

  随着内地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与台湾同行之间的交流日渐增强。从台湾综艺节目主持大哥吴宗宪开始,有20余位港台主持人前来内地客串晚会、盛典等大型活动。

  台湾主持人的加入给内地的娱乐内容增色不少,也使内地主持人有机会吸取和借鉴港台地区良好的主持技巧和风格。主持人是文化传承、交流、创新的主要载体,惟有在沟通交融的现实环境中,中国文化才能在吸收和扬弃、冲突和融合、互渗和互融中,实现播种、培植、推广和强化。

  人格彰显主持魅力

  2007年4月,央视主持人崔永元柴静、海霞、康辉、文静、章伟秋、崔志刚等纷纷在“慈善1+1”网站注册,以志愿者的身份投身慈善事业,上海知名主持人叶惠贤、曹可凡、陈蓉、陈辰、程雷、倪琳等也分别成为防治艾滋病、红十字会等公益形象大使,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其实,投身于公益事业的主持人何止他们几位。在内地主持人的大舞台上,人们无法忽视一个特别的名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州夜航》的女主持人向菲。向菲是一个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主持人,对每一期节目都力求完美。每封听众来信她都坚持必看,并从中发现问题和线索。她还曾说服数名逃犯向警方自首。通过声音和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展现出新闻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2005年,向菲因成功劝说逃亡12年的杀人嫌犯辜海军等三人投案自首,被公安部授予“金盾新闻特别奖”。女主持人与杀人犯,通过电波连在了一起。向菲用交流、沟通、劝说等方式成功突破对方的心理防线,说服他们自首。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白岩松认为“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最首要的条件是,应当看他是不是一个独立的而大写的人,是不是一个拥有内涵、并在主持人这个位置上释放自如的人。主持人最后的成功体现在人格的高尚里。”

  主持人必须以其蕴含的人格力量面对受众,接受他人的品评,用坚实有力而又富有个性的人格整合节目,塑造形象。不论在台上还是台下,都要保持统一的人格,真诚对待观众,做到统一性,使自身人格自然流露。应具有朴素的人生观、平等待人的思想观念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意识,平易近人、谦虚热情,展示出主持人应有的职业风范,从而为观众所接受、喜爱。出现在观众视线之内的主持人在人格上应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带给受众一种非凡的影响力。这种力量越强,节目效果就越好。

  文化提升节目品质

  在2007年4月18日播出的《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恰同学少年》中,主持人的一句“家父”口误,再次将自己推进舆论漩涡。“家父门”事件,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评论尖锐。主持人的文化品格问题再一次引发关注。名嘴们的频频犯错将自己一次一次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疲于应付各种“口误”的央视终于在2007年5月对主持人下达了一记杀招――修订《播音员主持人管理办法》,对主持人管理推出细则,同时对主持人进行全面的业务整顿,提高素质,严打“走穴”。上海主持人曹可凡、陈蓉等发起“咬文嚼字”倡议,请观众对他们主持的节目有奖提错,引起强烈反响。

  我国的主持人事业已在寻寻觅觅中走过了二十七个年头,在经历了探索、迷惘之后,主持人由屈指可数到如今队伍壮大。如果要求这支庞大的队伍完全变成高素质、知识型、成熟而又不失个性的主持人,的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个新旧交替、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里,主持人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格,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既能传播信息,也能引导观众,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滋养。智者的逻辑与思辨,记者的考究与洞察,艺术家的情感与浪漫,都必须融入在主持人自身的素质中,这样才能以自身良好的文化品格影响并营造良好的节目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