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当红不让VVV5
当红不让VVV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916
  • 关注人气:2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服务真人秀节目《交换空间》的创新表现(四)

(2007-03-18 16:30:59)
分类: 科研学术

传播理念:强调参与体验、注入文化内涵、承载社会意义

娱乐节目通过热闹搞笑的场景满足人们放松心情和消遣娱乐的需求;新闻节目是通过传播新近发生的事实来满足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需求;而服务节目是通过提供实用有效的信息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求。[6]这是对生活服务类节目传播理念的一般认识。而像《交换空间》这样的装修真人秀节目,本身就是将信息传播与提供服务融为一体,贯穿在节目的始终。它提供的装修信息实用有效,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对观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符合人们对生活服务节目传统功能的认知,因此这种类型的节目就有着自己的存在空间。

然而透过《交换空间》,我们还可以看出生活服务类节目传播理念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它在巩固基本传播功能的同时,稳中求新、求变,充分挖掘节目更深层次的内涵,拓展了节目新的传播理念。

(一)强调节目参与体验的效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息息相关。伴随着科技与信息产业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需求与消费欲望以及消费型态也产生了变化。美国俄亥俄州的战略地平线顾问公司的共同创办人约瑟夫·派因第二与詹姆斯·吉尔摩在《哈佛商业评论》双月刊1998 年7~8 月号“体验式经济时代来临”(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中指出:体验式经济(Experience Economy)时代已来临,其区分经济价值演进的四个阶段为货物(commodities)、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与体验(experiences)。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功能强大、外型美观、价格优势;而体验经济,则是企业以服务为重心,以商品为素材,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感受,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改变消费行为,并为产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7]

电视媒介生产的产品必然也会受到体验经济潮流的影响并深深烙上体验之痕迹。在体验经济时代,我们的电视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一种最终的体验、一种充满感情的力量,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是精神上的体验,《交换空间》就做到了这一点。选手们互换空间,在专业设计师与技工的指导下亲身参与到装修的实践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装修的酸甜苦辣。在48小时内,他们要身体力行,甚至要和自己的精力体力极限做斗争,而这种体验是选手们从未经历过的。这种非同寻常的、不可替代的体验让选手们的感触到一种新鲜感,释放紧张疲惫的心理并且带来心理上的记忆,而体验者对体验的回忆要超过体验本身,这又体现了体验的延续性。

另外,《交换空间》提供的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和服务。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普通观众可以参与到节目中,成为节目的主角;可以通过短信投票或网上留言的形式参与其中,支持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在不断的体验中创造难忘的感受。

总之,体验可以让每个观众以最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参与其中,产生一种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体验是个人的心理感受,是一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受,是人在社会生活中超越一般经验、认识之上的那种独特的、高强度的、难以表述的瞬间性的深层感动。 [8]《交换空间》注重节目的娱乐体验、参与体验、审美体验,情感体验,是创造体验效果的一种有效形式!

(二)打造节目丰富的文化内涵

生活服务类节目离不开细节的展示和挖掘,甚至可以进而言之,细节决定收视效果。个性决定感知程度。尤其是文化呈现出背景多样性时,关于此文化与彼文化的不同见解,都可能造成引导上的主观意识,进而导致形成对文化现象的客观态度。

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交换空间》最大程度地综合了发展中的中国人和传统中国人的具像特征,尽可能在保持节目竞争意识的同时,设计出商业化与人情味并举的特性来。

例如,节目在环节设置上引入百宝箱、搜街、旧物改造等环节可谓是独树一帜,彰显中国式的经典情节。节目组充分考虑交换家庭的装修意愿,引入了富有中国味道的百宝箱。小小的百宝箱承载了两个家庭对自己房间的装修愿望,可以让对方家庭和设计师在装修时有的放矢,直中要害而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装修硬伤”。同样,中国人在购物消费时总有货比三家之喜好,节目中就有了选手与设计师包括主持人一起去搜街这一环节,在传授给观众一些“砍价”的技巧的同时,大量的实用装修常识也恰恰在这一环节中传递给了千家万户。旧物改造环节可谓是《交换空间》的一大新亮点,它要求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旧物、废物进行改变,使其具有不同于本身的使用价值。这一环节能够充分地展示了选手与设计师天马行空的超强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那些看似简单平凡无用的东西在经过选手与设计师改造之后,功能改变,面貌翻新,既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节约理念,又可以展示参与家庭的现代创新意识。

同时,《交换空间》所体现的传播装修文化的理念也反映了电视人对电视文化发展趋势的把握。节目围绕着选手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职业、个性等因素量身打造适宜选手的居住空间。正如节目主持人王小骞所讲到的:家的概念是中国人最重视、最在乎的。所以,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装修,才会使家居充满勃勃的生机;一个富有文化品味的家居,才能产生一种感召力,让每一个家庭成员产生一种责任感,让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三)赋予节目积极的社会意义

《交换空间》一直以来就倡导的自主动手、环保家装的栏目宗旨,推崇轻装修、重装饰的装修原则,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据报道,今年栏目在济南举办了海选的见面会。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但是男女老少500多人却聚在一起满面欢喜地等待着一个被挑选上电视的机会。而节目开播的近一年中,在沈阳,在天津,在成都,在昆明……类似的场景重复上演。这对电视观众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就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势必将在国内掀起一股装修“DIY”的风潮。

社会转型时期人与人疏于交流、沟通;热衷于名利地位,追求暴富的急功近利之心态导致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备感孤独与焦虑,压抑感、危机感、失落感、空虚感涌上心头。针对上述社会心理问题,《交换空间》提出了“交换感情”的概念,其目的就在于促进了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并使之和谐相处。《交换空间》不仅交换现实生活空间,交换装修理念,更交换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感情。节目中的高潮部分也是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收房时刻选手们惊喜、亢奋、激动甚至是喜极而泣的画面,互交空间的选手相互致谢,握手、拥抱,感激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许多参加过节目的选手与设计师在日常生活中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就是《交换空间》承载的社会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