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曾一度被中国观众形容为“光怪陆离”,金牌总量的滑坡也引起了民众对金牌重要与否的讨论。总之,人们对这届奥运会的喜爱程度并不是很高。直到中国女排在出师不利的情况之下,斩落巴西,战胜荷兰,逆转塞尔维亚夺冠,人们的兴奋点终于被激发到了,女排比赛的关注程度之高更是令人始料不及。
▲图片来源:东方IC
有人说,是中国女排拯救了这届奥运,成为中国观众最大的看点。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女排的优异表现的确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增加了莫大的亮点,在某种程度上,给这次出征里约奥运的中国健儿们挽回了一些颜面。
获得冠军之后,人们激动地高呼,“女排精神回来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关于“女排精神”的言论和文章到处乱飞,给不熟悉中国女排的年轻一代上了一堂历史课。
的确,这个孕育于八十年代的词汇,对于许多90后来说,是有些陌生和遥远,所以回溯起历史上“女排旋风”,只能用好奇心去应付长辈们的津津乐道,1986年女排取得“五连冠”的欢庆场面如今似乎又呈现在眼前。
1986年第10届世锦赛,中国女排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五连冠”传奇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公认的女排精神的内涵。应该说,这些高贵的品质是令人敬佩和心驰神往的,尤其是在当时,中国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百废待兴,国力羸弱,特别需要这种敢拼敢干,勇往无前的精神。
而如今,当中国女排再次摘得桂冠,当“女排精神”再次被誉为“时代强音”,当各大商家各大团体纷纷把自己的发展经历和目标与女排精神结合用于品牌宣传,这股子舆论风潮似乎与当下多少有些方枘圆凿。女排精神看似被弘扬,而实质上,在各种花哨的标语横幅之下,它的光芒在变得空洞。
接受采访时,郎平教练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实际上,郎平执教中国女排,不仅在球队体制和规则上做出了很多改变和突破,在训练和管理方面,也从美国带回很多新鲜血液。简言之,她的球队更讲求和推崇专业和科学。于是,这样的中国女排伤兵少,团队协作紧密,战斗力强。试想,如果没有这种专业和科学精神,女排怎么能在短短的29个月内,从排坛的低谷走向胜利的巅峰?
因此,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为官为学,都需要女排精神。不见风雨哪来彩虹?远东控股集团历经26年的风雨,不忘初心,创业创新,目睹的彩虹无数,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理念,坚持“主业+投资”的发展战略,为质量而生,为品牌而活,为责任而战!致力于成为“全球投资管理专家,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系统服务商”,用坚实的行动续写有远东特色的“女排精神”!
虽然“女排精神”再次被推上圣坛,被套路的“女排精神”可不应该仅仅是一声历史的回响。她不仅应当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内容,也需要实实在在地把这种伟大神奇的精神力量传承并发扬下去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