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财富人生产经/公司平亚丽冠军价值赛场 |
分类: 管理 |
平亚丽:冠军价值岂止在赛场
文/远东蒋锡培
我是因远东慈善基金筛选首批残疾人就业项目而认识中国首位世界残奥会冠军――平亚丽的。2007年5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点亮星空”的晚会现场,经过几轮激烈竞争,平亚丽成为首位获得远东慈善基金200万元创业资助的胜出者。她是一位盲人,但我从她心灵深处看到了绽放出的自信和激情。这种自信与激情,来自于内心深处痛苦而自强后的沉淀,是一种足以支撑一生的自信与激情。
远东控股集团刚创业的时候,我父母帮一名村里的残疾人说情:“他们家不容易,能帮要帮人家,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好好照顾。”后来,又有很多很多残疾人加入了远东,并留下来,成为了自食其力的产业工人,其中还不乏优秀的技术能手和管理人员。
1984年6月,平亚丽在美国残疾人奥运会上获得中国首枚残奥会金牌,第一次将五星红旗升起在残奥会赛场。今天看到平亚丽在新浪上的博客自述,敬重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正如她所说:“虽然我得到过残疾人奥运会的冠军,但是,一个残疾人的真实生活,并不是正常人容易理解的。”远东有很多残疾员工,我也常常与他们接触交流,看了平亚丽的自述,我自觉了解还不够。当平亚丽成为冠军后,人前欢笑自豪,生活却陷入困境,却不知路在何方,此等心灵挣扎,又岂是一般人所能理解和承受。谁又能想到,她会在做完报告的夜晚,却在研究如何自杀才能减少痛苦。可喜的是,平亚丽从这种挣扎中走了出来。
平亚丽在当天晚会上的表现,让我和所有的评委觉得平亚丽和她的项目值得资助,她具备一个创业者应有的素质,理性而充满激情,困难面前百折不回。
我相信,获得创业资助的平亚丽,将象她参赛时说的那样,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在社区内建立经营点,与社区卫生站合作经营,与社区康复站配合,从事专业性的治疗、康复工作,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形成品牌连锁。平亚丽的经历以及远东一千多名残疾员工群体是残障人员追求平等就业、创业的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缩影。我从不认为资助平亚丽带领其他残疾人创业仅仅是简单的做慈善,而更多的是对她的信任和尊重。正如平亚丽自己所说:“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理解。”她以能帮别人开收入证明而自豪,我以能帮平亚丽做好事业、成就梦想而欣慰。
难能可贵的是,平亚丽赢得当时这份数额最大的远东慈善基金创业资助时,在场的牛根生、单祥双、卞华舵等企业家评委给她打出的是能力最高分,而非同情最高分。正因为如此,当她听到主持人宣布她获胜的最后结果时,一如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一样自信和自豪。晚会现场,她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当我很困难的时候,社会给我送来米和油,但是这些对于我来说是鱼,鱼吃完就没有了,我需要的是鱼杆,有鱼杆就能自己钓着鱼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如此,有意义的生活都是通过努力获得社会承认的价值,而不是靠旁人的施舍,在这一点上肢体残障的人群心灵上更为敏锐,因为他们的心灵并不残障,当我们自以为是地把施舍当作慈善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正在摧垮他们努力赢得社会尊重和生活未来的信心。解长期之忧与济一时之困更为重要,远东控股集团建立残疾人就业培训慈善基金,就是要帮助残疾人实现自信、自立、自强,过上和正常人同样幸福愉快的生活。
慈善不仅是一种怜悯关爱之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帮助别人创造自信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