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眠花开晚 苦寒酿芬芳

(2010-09-29 16:00:31)
标签:

背后的河流

序言

警营文化

网络作家

文化

分类: 文朋诗友

 

冬眠花开晚 苦寒酿芬芳

――谭清如文集《背后的河流》序言

                           

                                      许 晨

 

时光如流,一晃,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成为历史。

我想,对于喜爱舞文弄墨的人来说,这十年影响最大、冲击力最强的大概要算“网络”了。各种文学网站、博客日志、QQ空间等等,随着信息高速公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的宽带网络进入家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起来了。比之于传统的纸质媒体,它不需要一道道编审的关口,也不需要送进隆隆的印刷厂里去印刷。作者在工作之余,坐在家里,面对电脑荧屏,用键盘把对生活的种种感悟敲打成文字,轻轻一点鼠标就“发表”了。从而,培养锻炼了许多写作爱好者。加之日后不懈地精雕细刻,便会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

 

淄博市公安系统的女民警谭清如,就是其中的一位。

说来也巧,我与她结识正是在网络上。因为一个偶然的因素,我于2006年初开了新浪博客,将自己平时写就的散文随笔、工作日志、文化活动图片等等贴在上面,等于建立了一个收藏夹,起到了保存“生活足迹”的作用。来往的是朋友,交流的是心声。一位网名叫做“冬眠花”的文友,就这样与我联系上了。“冬眠花”,别出心裁,我感受到了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的志向与追求:默默耕耘,蓄势待发……

 

此后,我了解到她的真实名字叫谭清如,是一位从警十多年的女警官。从上学时就喜欢文学,作文曾经在班里当过范文朗读,命运使她考上了警察学校,头顶金色的盾牌,“为了母亲的微笑”而忙碌着。但,文学梦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不离不弃。直到2007年,她接触到了某中文网站,发现这是一个有心者成长的平台,遂下决心走上了自己钟爱的文学之旅。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说:

 

“在别人收获的时候,我才开始播种;当别人播种的时候,我真能收获吗?

2007年秋天尝试写作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打气。一切都在未知中,开始上演的是下落不明的生活。

写吧。很快写出了八万多字的《童年那档子事》,大概还没弄明白什么叫做文学吧,又匆匆地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爱的日记》,一载就是十五万多字,还为其中的点评沾沾自喜……”

 

当然,这些最初的文稿是凭着一股热情喷涌而出的,还缺乏文笔的磨砺和立意的修炼,带着可以理解的稚嫩与缺憾问世。值得称道的是:她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看清了自己的不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静下心来,发奋苦学,一点一滴地积累,一字一句的进步,进行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的登攀:

 

“阅读,学习,静下来,沉下去,剔除顽固在心头的浮躁,听命波德莱尔“沉醉”的呼吁,“醉于美酒,诗歌,还是德性,随便。但要沉醉。”沉醉吧!醉于阅读,醉于学习,醉于纯净的文字、有张力的文字、能感动内心的文字。

一切都在过程中,紧张、彷徨、疑问、激越、兴奋、疲劳……如同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星星点灯般镶满我的四季……”

苍天不负有心人。

经过如此契而不舍地苦学和坚韧不拔地努力,我们的女警官谭清如收获到了丰硕的果实。不仅在履行忠诚使命的岗位上表现出色,得到了上级和同志们的赞许,而且在文学写作上面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她的散文、随笔、小小说等作品冲出了“网络”,冲上了省市报刊的文学版面,其中一些作品还获得了各种奖项,令人刮目相看。

 

一天,我正在《山东文学》编辑部审阅稿件,一位素未谋面的女作者敲门进来。她就是“冬眠花”谭清如!她是来山东警官学院参加一个函授学习活动的,顺便抽空找到了山东省作家协会办公大楼、找到了“心仪已久的文学殿堂”。她抱着一叠打印得整整齐齐的稿件,放到了我的办公桌上,虚心地说是请编辑老师指教。原先只是在新浪博客、电子邮箱等网络上交往,如今一下子来到了现实,彼此像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编辑部每天都会遇到许多来自各地的作者和稿件,应接不暇,但责任感使我们对那些真诚对待文学的人,热情地予以面对……

 

后来,按照严格的编审程序,我把她的文稿转交给有关编辑室审读,从中选取了一篇洋溢着浓郁乡情的散文《我找我的中秋节》发表了,使她得到了很大鼓励,也给广大的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共鸣。是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忙乱不堪,钢筋水泥的城市某种程度上隔断了亲情。关于故乡、关于童年、关于真情的记忆还存在吗?作者通过寻找“失落”的中秋节这样一个典型情景,呼唤着人们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的回归。

 

再后来,谭清如把这些年陆续写作发表的作品编成了一个文集,从电子邮箱里发来了一个电子版,请我抽空翻阅一下并为此作序。实在地说,日常编务工作和写作任务使我非常繁忙,恰巧又赶上南非世界杯开幕,我这个喜爱足球的人每晚总会被满场的“呜呜祖拉”声吸引到电视机前去……尽管如此,我还是抽空把这部名为《背后的河流》的文集看了一遍, 深为作者几年来的笔耕不缀且不断进步而欣慰。全书共分五辑,第一、二、三辑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生动感人。第四辑大体是游记,借景抒怀,托物言志。第五辑则是反映公安方面的工作、生活,体现了作者对本职岗位的热爱。

 

有关本书的详情此处不缀述,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全文,得到一种生活的享受。当然,由于这是作者文集的“处女作”,不可避免地存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最明显的是文体不太明确:大部分是散文、随笔,也有的文章像小说或故事,这需要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加准确地强化或把握。此外,凡是从心灵流淌出来的、能够打动作者本身的作品,也能打动读者。反之,“为赋新诗强说愁”之作,就不一定了……

 

不管怎么说,经过几年艰辛的求索与努力,谭清如在文学写作之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佳绩。日后注重发扬成绩,弥补不足,还会得到更大的提高。由此,我感到她选取“冬眠花”做自己的网名,独具匠心。追根溯源,此名与日本《难波津之歌》有关:“辽阔难波津,寂寞冬眠花;和煦阳春玉,香艳满枝枒。”意思是说忍得住严寒、耐得住寂寞,就会迎来万紫千红的春天。实际上,我国古代名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也早已阐明了上述含意。

是的,冬季越是严寒,春夏的花儿开得就越晚而且越娇艳!虽说已近不或之年的谭清如走上文坛没有几年,也刚刚出版了第一本文集,但她经过了长时期的积累与磨炼,只要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一定会越写越好的。正如自然界一样:“冬眠花开晚,苦寒酿芬芳”……
是为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