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态:中国腰围走形记录

(2013-03-13 09:00:18)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富态:中国腰围走形记录

    富态:中国腰围走形记录

   

 

和大多数学者不同,保罗·弗伦奇研究中国的工具是一把“尺子”。

这把“尺子”测量的是中国人的腰围。根据他引用的数据,目前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从1985年的63.5厘米增长至76.2厘米,这意味着,在短短27年的时间内中国男人的腰粗了20%。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4050岁男性的平均腰围已经达到86.2厘米,相当于一把普通餐椅的高度。

“我很喜欢用富态这个词作为书名。”格莱博表示,“它很好地反映了过去中国人对于肥胖的态度。”

尤其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膀大腰圆的身材更是被人们艳羡。但从杨柳蛮腰到大腹便便,中国人只用了短短27年的时间。

在物质资源极大丰富的同时,变粗的不仅仅是中国人的腰围。近年中国城市中CDE罩杯的文胸销售量不断增加,而AB罩杯的文胸销售量一直在减少。在衬衫制造企业的产品目录中,大领口衬衫正在占据主要地位。在医护人员看来,这种日益丰满的富态,却是一种病态。

腰围的增大往往预示更大的风险。相比于腰围正常的人,中心性肥胖患者罹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普遍增加30%50%,随着腰围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在逐步攀升。

在父辈们的腰围越来越粗的同时,中国的“小胖皇帝”越来越多。根据疾控中心的有关数据,我国17岁以下的肥胖人群已超过55万人。中国有12%的儿童体重超重。

研究发现,在中国,许多消费决策是由孩子掌控:“孩子们会要求在必胜客而不是街角妈妈喜欢的成都小吃就餐,在回家路上的冰淇淋摊买一个雀巢花心筒,在超市购物时再来一包阿尔卑斯特浓原味奶糖。”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助理研究员翟屹感到忧心忡忡:“本来,我们的饮食模式比西方更健康,但如果不改变孩子们喜欢吃洋快餐的习惯,等到一二十年后,我们整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也会变得和美国一样。”

作为超级肥胖大国,美国大约3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肥胖。本世纪以来,美国医疗保健支出的四分之一都用在肥胖症上。

我国最早尝试改变饮食习惯的行动,是1989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学者们编写了各种各样的指南,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去推广它们。为什么有教育频道,就没有健康频道呢?如果有健康频道这种权威的宣传渠道,张悟本那样的事情或许就不会出现了。

或许,历史也将重写。据史书记载,安禄山的福相并没有为他带来太多福气。这位膘肥体壮者经常长疮,后来发展到双目失明。有人推测,这位大胖子患上了糖尿病。公元757年的一天夜晚,当平日受宠的阉人李猪儿举刀砍向安禄山的“将军肚”时,这位曾经震撼了大唐王朝的将军因失明而毫无招架之力,最终肠流满地,气绝身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