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文博览》美文摘录 |
□八大山人
广州:“蜗居”
近日有媒体做了一个东亚五城(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台北)与大陆一线城市房价大比拼专题,发现我们的房价尽管比最高的东京差5倍,但收入却差足10倍。
尽管像香港有人民币60多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豪宅,新加坡最贵私宅达到人民币30多万元一平方米,可相对于当地人的收入水平,他们所要承担普通住宅的房贷压力却没有广州买家的大。
为了在城中拥有一席之地,大家各出奇谋。之前有在卫生间安家的,不过现在看来,住在集装箱还是不错的选择。
在深圳沿着东边的公路行走,一路都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广告——“住人集装箱,每个每天6元”。
其实在国外,集装箱住宅已不是新鲜事,只要稍微改造一下集装箱,就能摇身一变成为有窗有门的温馨小屋。撇开价格优势,住在集装箱里的好处多多:如集装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要是对窗外的风景看厌了,可以随时搬家,而不用换房子;独立性强,“一梯一户”和别墅相差无几;可塑性强,只要你有创意,爱怎么改怎么改,说不定能弄出个名堂来,还可以卖门票搞创收呢!另外,对于养宠物的住户更是福音。
不过,在你租或者买一个集装箱之前,得要搞定一块地,不然就属于违章搭建,随时被拖走。
上海:“被外地”
世博会后上海的楼市到底怎么走?今年的房价到底会下调吗?一直被作为楼市走向风向标的上海之春房展会开幕后,准备买房的人们遗憾地发现,房价依然很高,自己倾尽所有,也就换个“被外地”的身份吧!
“上海低价楼盘,买就赚!”你相信开发商这个口号么?心急的开发商们直接在外场“抢逼围”。位于奉贤的某楼盘就打出了8000元每平方米的均价,吸引准备步入展厅的“蜗居族”的目光。
同时,威海的海景房,昆山、太仓的轨交房也成为展厅外“抢逼围”的大户。“但房价没有降的迹象,想要在上海置业看来真的不太可能。”准备买房的上海人说:“原来以为自己从市中心住到嘉定、松江总可以了,现在看来真是奢望。”
所以,昆山、太仓的房子变成了抢手货——你听说过“轨交房”这个词么?也就是说,只要有轻轨交通支持的房子,如今都不被上海人放过了,真是太辛苦了!
话说上海的房价起起落落,但总的趋势一直是越来越高,大家的目光从浦东挪到了金山、松江、现在已经转移到了昆山、太仓……
以后你还敢说自己是上海人不?除了有一张户口纸之外,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你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
北京:“有产一族”
“一犹豫,错过了三环,再一犹豫,错过了四环。不过没关系,你还有机会选择二环!”
你看,房地产商多气人啊,某高档楼盘的手机短信是这样写的,告诉你二环之内还有贵价典藏豪宅。
而很多普通白领族,千辛万苦攒钱买了房子,晚上回家一开手机,上面显示“河北移动欢迎您”——当年的冷笑话在如今都变成了被羡慕的事,好歹是有产一族呢!
最近很多人在争论:是否一定要留在大城市才是个人生涯最好的发展之路,也许换一个小城市更有广阔天地和好的生活环境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一座城市不能以拒绝的态度来发展,每个人都需要公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