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哥的新职业
(2009-12-08 09:33:21)
□萨 苏
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地铁的各个车站依然车水马龙,都是加班到此时的上班族。而第二天他们还要准时上班,结果就是日本男性的人均咖啡饮用量高居世界首位。
小时候读书,看到“宰予昼寝,夫子曰‘朽木不可雕也’”,心中大惑,睡个午觉居然比不交作业还要可怕?当时父母正努力培养午睡的习惯,难道这个今天的“好习惯”在古代竟然如此十恶不赦吗?
今天在中国如孔夫子一样评价午睡的,倒是不多了。但在素来强调勤勉的日本社会,几年前,“昼寝”,还是一个很不被人接受的脾性。虽然一直有医学方面的学者提到午睡的好处,但是在日本社会,这个词和“懒惰”、“没心没肺”还是大体属于一个意思,至少找工作时“昼寝”的家伙是不太容易如愿的。
然而,近几年来,日本社会对于午睡的看法,却有所改变。比如民主党议员熊谷俊人,就在议会引用《朝日新闻》和NASA的研究数据,要求日本政府促进学校让学生养成“午睡”的习惯。
熊谷的说法是“昼寝”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他的说法得到了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内村直尚教授的支持,内村调查了1000名职员和学生,并且说服他们协助作午睡的实验,结果发现每天45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人大大降低疲劳的程度。进行午睡试验之前,志愿者们在回答“是否在工作中会感到疲惫”时,回答“是”的达到88%,而养成午睡习惯之后,则只有42%。
日本政府2003年厚生劳动(卫生)大臣的国情咨文中,也提到“参考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情况,午睡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良好途径”。
有趣的是,在日本,如果仅仅强调午睡对于身体的好处,不太容易为社会所接受,但问题上升到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就成为大家都可以赞同的事情了。以前怕被人家说成懒惰的公司职员,也纷纷站出来说午睡的好处。
日本职员这样说也不奇怪的,因为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其发展主要依靠“人”的努力,于是在世界上日本企业的工作便以辛苦著称。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地铁的各个车站依然车水马龙,都是加班到此时的上班族。而第二天他们还要准时上班,结果就是日本男性的人均咖啡饮用量高居世界首位。
日本人以认真著称,想一想除了日本,还有别的国家会有学校专门教人怎样笑、怎样哭吗?又使这里很快诞生了一种新的职业——午睡沙龙(日语称为“昼寝屋”),在东京、大阪、福冈等地盛行。午睡还要专门的公司来经营?初听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日本这样的公司生意还挺兴隆。
为了了解这种公司的运作情况,我特意给一家叫做“一休”的午睡沙龙打了电话——选择这家公司,是因为受到了这个名字的诱惑,“休息,休息一会儿”,是我这个岁数的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而一休师傅在日本,显然也有同样的形象。
“一休”的公关部职员山本小姐介绍:“我们公司提供两种房间给客人午睡,一种是有床的,另一种是用躺椅的,全部都是单人房间,面积比旅馆小,不带卫生间,采用中央空调。一个房间大约1.5帖(约合2.4平方米)。”
“那么,你们怎样收费呢?”
“一个小时以内700日元(四十五元人民币左右),每增加半个小时,增收300日元。”
“生意好吗?”
“还好吧,现在就是满员的。”
“没想到,会有这样多的人专门出门去午睡……”
“这主要和我们的客户有关。来我们这里的,一部分客人是周围写字楼的工作人员,我们选择营业地点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考虑。他们是我们的常客。通常,公司中午会休息一个或一个半小时,他们用十五分钟吃饭,然后五分钟走来,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再花五分钟回去,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另一部分客人是到处走的推销员,他们觉得疲劳了,就会到我们这里来休息一下,他们的休息时间往往要长一点。”
“有睡得很久的客人么?会不会睡过头?”
“我们提供叫醒服务,应该不会有睡过头的。另外,我们也尽量不提供超过三个小时的服务。”
“为什么呢?那样不是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因为咨询过专家,如果午睡时间超过三个小时,就会影响夜间睡眠的效率,出于为了客户着想的原因,我们不建议他们午睡超过三个小时。”
从山本小姐提供的网页上,我知道一休这家公司的老板,竟然只是一个24岁的年轻人,叫做井上健治,其中贴出的房间照片,还真有几分让人产生睡眠的欲望呢。
脑子一转,算起了经济账。东京、大阪三百万常勤员工,若要一个人一天睡一个小时,一个小时700日元的收费(老实说这也就是在日本,要搁国内打广告——每天中午您可以跑二里地花四十多块上我那儿睡一个钟头,开店的离送精神病院就不远了),单单这两个城市的上班族睡个午觉,一年就可以为日本社会贡献6300亿日元的GDP呢!我知道所谓经济学家是怎么产生的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