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能人刘硕良

(2012-09-25 20:24:19)
标签:

杂谈

出版能人刘硕良

这本文集值得看看。当然,它不是什么“必读”。可是它记录了几十年间一个知识分子在出版界的执著追求。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都在其中。它既是刘硕良个人难以磨灭的记忆,也是绚丽多彩的时代一个小小的侧影。

我现在才知道,刘硕良早先做过报纸,当过记者。这给了他作文和办事两个方面的历练。他后来在出版界颇有作为,应当与这段经历的积累分不开。出版界好多人来自新闻界。刘硕良是其中之一。

我最早接触刘硕良是在他主持漓江出版社的时候。刘硕良参与创办,其后又主持多年。漓江出版社以出版外国文学为主。我在桂林全国外国文学出版工作座谈会结束后,特意去拜访了漓江出版社。一则感谢他们为座谈会提供服务。二则看看出版社在整顿之后如何发展。19907月,时间敏感。外国文学,话题敏感。我当时正在考虑全国的出版社整顿如何,发展如何。我去漓江出版社发现,整顿登记完毕,要真正推动发展,后续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而漓江出版社已经比较平稳﹑比较有序。我因此增强了工作的信心。自然,也对刘硕良产生了好感。漓江出版社在外国文学出版上的业绩,包括那套引起轰动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很多人熟悉,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在地方出版社当中,漓江出版社是比较露头角的。个中甘苦,刘硕良自己最清楚。

我和刘硕良频繁接触是在他创办并主持《出版广角》杂志的时候。一本在南宁办的出版专业月刊,能在全国出版界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找了很多人约稿,也找到了我。他要我在《出版广角》开专栏,每月写一篇文章。照此办理的还有沈仁干。我贸然答应了刘硕良的要求。我们合作很好,不过我很累。1998年夏,我在给他的信里说:回顾一年多来的合作,叫苦之余还得感谢你的督促推动了我的学习。在我的印象里,《出版广角》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敏锐捕捉业内关注的现实问题,坦诚面对。杂志支持作者发表意见。后来有一件事我和刘硕良意见相左。《出版广角》评选出版界的十大这个﹑十大那个,表彰先进,动静很大。这也是刘硕良大胆的一例,不怕招致非议。不知怎么要弄到我的头上来了。我得到消息,立即通知刘硕良,坚决反对把我列入。刘硕良退让了。可是后来他还是打了一个擦边球,把我的头像放在了一期封面上。我当即给他去信:“现在我既无法发表声明,而不声明等于默认,真不知如何是好。”那是2000年末。

离开广西,刘硕良应邀到云南去创办《人与自然》杂志。这可真让我大吃一惊。刘硕良办自然科学杂志,行吗?不料陆续接到他寄来的杂志,还真是办得有声有色。《人与自然》杂志的异军突起,再次证明了他开发和整合出版资源的能力。这是做出版的一项硬功夫。他乘势而上,由刊及书,带出了《人与自然文库》,硕果累累,引人注目。

神龙见首不见尾。我忽然听说,刘硕良到了北京。他一直不来找我。我不明就里。过了好久我才知道,他在北漂”——年逾古稀的新北漂。我佩服他敢闯。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何况内在的和外在的困难太多。他北漂没有延续早先的辉煌,却显示了可贵的勇气。

再往后,刘硕良以离休干部身份就任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这里是个尊老敬老的地方。可是刘硕良没有闲云野鹤,颐养天年。他又忙碌起来。收集整理,字斟句酌,而且风尘仆仆于南宁和北京之间。人说创业维艰。刘硕良好像特别喜欢创办﹑创业﹑创新。他有个性。

刘硕良是很多人熟悉的老出版。他不是完人。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出版能人。

 

年方八十  2011-11-01 于北京

(注:这是我应刘硕良之命为他的文集《三栖路上云和月》写的序。文集已于20129月在漓江出版社出版。2012-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