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
(2010-07-18 08:46:45)
标签:
杂谈 |
我的中学同学陶德麟,看了我的《赠内弟》,给我来信——
相交六十多年,我竟不知道你能写旧体诗。你的诗写得深情而又含蓄,符合“温柔敦厚”之旨,而且文采灿然。但若按律诗的老规矩,我以为还可做点润色:(1)“无缘难建报国功”的“国”字按普通话是阳平,可以;但旧韵为入声(你试用广济话念念看),与上句“有恨空怀济世志”的“世”字(去声)同为仄声,就“失粘”了。(2)”乌云终遇晴朗日,大雪不屈刚劲松”的“朗”字应换一平声字,“屈”字应换一平声字(此字普通话为阴平,旧入声)。(3)“潺潺溪水习习风”的“习”字普通话是阳平,旧入声。也应换成平声字。但我舍不得换。“习习”两字特好。总而言之,这首律诗若以普通话做标准,完全合乎格律。现在也有人主张用新诗韵的。不知你是否有意在用新诗韵?
我的回信——
谢谢指点。我哪里“能写旧体诗”?年老体弱,做不了多少工作,找个消遣而已。偶尔试试,也就蒙童习作的水平。你的提示,极为中肯。拙诗送几位朋友请教。唯有你的意见最专业,真是法眼难逃。我原有《佩文诗韵》。后来得到《中华新韵》。新韵是中华诗词学会2004年推荐使用的。新韵比旧韵要简单、宽泛,容量比较大,给我这类初学者开了方便之门。你分析的一点不错。“朗”字明显失误,不多说。“国”“屈”“习”三个字,确实依旧韵均为仄声,依新韵则为平声。我没有资格谈“主张用新诗韵”。不过是避难就易,想走捷径。我尽量用旧韵,凑不起来了就拉新韵帮忙。仗着自己年纪已大,马马虎虎应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