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诗和一段往事

(2008-06-14 11:20:07)
标签:

杂谈

 

一首诗和一段往事

   

    早起散步,忽然想到一首诗,连带一段往事。

    那是1942年,日本侵略军攻打鄂西、回撤之后。父亲还被国民党政府关在当时的省会恩施。母亲带着我和弟弟,从宜都县松木坪迁移到长阳县枝柘坪。这里离恩施近一点,离火线远一点。

    枝柘坪是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四周都是高山,好比围墙,与外面世界隔开。围在山里的是几百亩水田,整个呈椭圆形状。从一端有小河从山洞里流出来,蜿蜒经过水田之间,到另一端再流入山洞。靠这条小河的灌溉和排水,这一片水田旱涝保收。从战火纷飞的战区来到这里,真像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我家搬到枝柘坪来主要是为我上学。我原先在松滋县刘家场松滋县中读初中一年级。日本侵略军进犯鄂西使我辍学。枝柘坪有长阳县中。学校设在覃家祠堂。这是当地最大的公共建筑。到了枝柘坪,我进长阳县中,重读初中一年级。

    我在长阳县中时的情形都已忘记。只有两件事还有点印象。

    一件是我挨老师批评。记不得什么原因,我在食堂和同学吵起来。一气之下,我把手中的饭扣在了地上。训育主任很快知道了,把我叫去狠狠地训了一顿。我错了。这件事,至今我还记得。

    另一件是老师和同学临别赠言。我在长阳县中只读了一年。1943年夏天,我和弟弟跟着母亲,告别长阳,去恩施投奔父亲。临别时,我请老师和同学在我的纪念册上题词。别人题的都忘了。只记得郑老师题的。郑老师是男的,近乎老年,教我们的国文和数学。他比较喜欢我。在我的纪念册上,郑老师题了一首诗:

    文章通象数,数术贵精研。家国方多事,前途赖少年。

    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的时候。老师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老师的勉励,一直催我上进。因为是诗,容易记。我不敢说有没有个别字记错。但大意是不会错的。离开长阳县中之后,我再也没有跟郑老师联系。时光过去60多年,我也垂垂老矣。然而,郑老师对少年的殷切期望,我终身难忘。

2008-6-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和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