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运会国奥孙卫人脉张琳芃他乡故知体育 |
分类: 他乡故知之足球天下 |
国奥与亚运不搭调,孙卫人脉另有隐情?
文/他乡故知
亚运会进入第三天,中国队金牌已经超过50枚,巨大的优势让很多媒体开始建议为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中国队应该派替补出阵。当然这也是媒体的一种调侃和顺便找点儿嚼头,大家看夺冠看的有些麻木了,就像看中国足球一样麻木了。理直气壮的说出自己“的确有点儿人脉”之后的孙卫这会儿该如何做想?场边很卖力的指挥更加显示出他的忐忑和不安。粤语的确很难懂,但那句“国奥解散”却是让大家听得分外清楚。
天河体育场内可谓座无虚席,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国奥遇到韩国队没戏,但大家还是“自欺欺人”的期待奇迹的发生。但比赛终究还是靠实力说话的,韩国人赛前 “日本人能赢三球我们也能”的狂妄还是得逞了。比赛的前二十五分钟几乎成为韩国队的半场攻防演练,国奥队与对手的差距可见一斑。全场比赛,国奥队丝毫没有与对手抗衡的能力,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整体协同作战的战术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对手。是什么原因让国奥队与对手差这么多?
首先,没有强有力的锋线队员。其实本场比赛看不出这一点,因为国奥队的前锋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出这一点的是小组赛中。特别是面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吉尔斯斯坦和马来西亚,国奥队几乎都是围着对手猛攻,大把的机会面前就是与进球失之交臂。
其次,中场没有核心。谁能说出国奥队的核心是谁?位置已经决定了边路的买提江不是球队进攻的大脑;坐镇后腰的吕鹏最适合核心的位置,可防守都忙活不过来,哪有心思参与进攻?再说他的组织能力也远远不够;张建更多时候留给们印象的是他肥硕的身躯还有与年龄非常不符的光脑门儿;朴成?全场没几次上镜的机会;王宏远?分不清是哪个。没有中场的组织,前面的李凯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全场几乎没有像样的突破和传中。在韩国人的冲击下,国奥队的中场只能用支离破碎来形容。
第三,后卫?就不要说了吧。号称国家队队友的张琳芃完全没有了脾气,除了那次任意球,韩国队其他两球都是生吃国奥队后防线,尤其是中后卫。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孙卫在三球落后的情况下才想起调整阵容,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调整时期,还有国奥队根本就没有用完三个换人名额,或许孙卫清楚即便是换上其他队友上场也没有机会。毕竟两支球队相差的不是一个档次。赛前咧着大嘴说“的确有人脉”的孙卫或许已经跟领导们商量好了,正好利用这次机会,让领导们也大义灭亲一下,以示中国足球的“判罚方面”。或许孙卫心里还有更大的阴谋,就是为了让韩国队也进三球,让他们跟日本队去争到底谁更强,只是这样的鹬蚌相争,换不来中国足球的渔翁得利。
赛后央视的记者王楠(看着就是当年的陆幽,可不知啥时候成王楠了)没能采访到国奥队的小伙子们,的确,他们自知没有脸面面对镜头,面对球迷们的质疑甚至谩骂,我甚至阴暗的想,这次王大雷的微薄又会如何“一鸣惊人”。韦迪的亚运计划终于结束了,接下来是蔡振华的天下?将被人发明的乒乓球发展为国球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将自己发明的足球发展为国球?蔡振华心里一定这么想过!
咱们体育健儿们在亚运会上劈荆斩棘摘金夺银,突破200枚金牌似乎也不在话下,突然有个想法,能不能把第250枚让中国足球去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