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古驿道诗群大展
(2020-06-18 16:16:16)
标签:
成渝古道文化历史 |
分类: 凸凹日志 |
大型文学季刊《龙泉驿创作》2016年第一期(春季号)
目录
卷首/本刊主编
【锦东驿•专题】
成渝古驿道诗群大展
前言/成渝古驿道,中国新诗路/凸凹
1.锦江地界/杜谷、王尔碑、孙静轩、木斧、流沙河、张新泉、杨牧、魏志远、梁平、芮虎、魏建林、其然、靳晓静、野岸、邓翔、龚学敏、何春、梦乔、胡马、苍山牧云、空馨、史鸷、李拜天、赵晓梦、黎阳、彭志强、熊焱等27家
2.龙泉驿地界/傅全章、鄢家发、徐建成、徐甲子、凸凹、况璃、向以鲜、牛放、宋渠、司菁多多、银莲、荫子、蒋蓝、印子君、张选虹、一盏茶心、桃都别园、蔓琳、雪馨、张永康、林宗申、粟辉龙、宋欤焉等23家
3.简阳地界/徐正唯、宇风、刘晓斌、青河、步钊、林兰英、李茂鸣、坤歌、牧雨等9家
4.资阳地界/于坚、刘冲、郭毅等3家
5.资中地界/傅天琳、周英德、言父、曹永胜、简杺等5家
6.乐至地界/陈毅、寒雁等2家
7.安岳地界/康白情、潇潇、牧青、杨羚野、李文凯、于波心、孟原等7家
8.内江地界/未弋、黎威、陈位萍、瑛子、谢银恩、梁珩、吴新川、陶春等8家
9.隆昌地界/钟涛、黑石等2家
10.荣昌地界/唐诗
11.大足地界/赵历法、毛焦火辣、唐力、红线女、海烟、吴维等6家
12.铜梁地界/苏其善、王应兰、刘凤、卿德胜、燃烟自敬、王晓婧等6家
13.永川地界/石天河、吴海歌、龙远信、龙远琴、海清涓等5家
14.壁山地界/赵兴中、寒露、石子、重庆子衣、梦桐疏影等5家
15.九龙坡地界/李钢、大窗、周鹏程等3家
16.沙坪坝地界/宋炜、吴向阳、野鬼、范倍、刘清泉、邓晓燕、李海洲等7家
17.渝中地界/吴芳吉、陈与、王淋、董继平、文林、李元胜、菲可、波佩、何房子、杨康等10家
【围龙屋•客家】
小说是生命的学问(评论)/谢有顺
【五凤楼•艺术】
邱笑秋美术作品个展/邱笑秋
以非常之画传非常之情(评论)/林 木
高原竞美 山水文心(评论)/张晓军
著名画家邱笑秋访谈录/李 云
【长松山·视界】
驿道中(短篇小说)/陈再见
近作五首(诗)/杨 克
长短句集(五首)/谷禾
近作八首(诗)/喻 言
出艾涧记(组诗)/李林芳
给自己留一个更荒凉的位置(评论)/卢一萍
【龙泉湖•本土】
诗四首/兰 若
白头吟(诗)/廖忆林
夜色有一颗钻石般的灵魂(随笔)/周 云
〖小荷集——孩子们的作品〗陈宪、朱凯琦、贺雨霜、宋沂萱、胥凌薇、钟雨薇、胡艺菲、宋欣霞、叶雨葳、贺雨露、李育杰、朱曦、李仕祺、张晨熙、张籽宸、李子涵、宁煜铎、王家乐、孙丽
【诗歌村•桃花】
桃乡三月(散文)/傅全章
桃花诗系列(三首)/彭志强
【蜀王宫·人文地理】
从“想象之国”蒐集象牙/蒋蓝
山水行迹(散文三篇)/高仁斌
柳州螺蛳粉的诱惑(散文)/卫 锋
三星村(组诗)/文佳君
【沃尔沃•域外】
千年老松的故事(散文)//埃诺斯•米尔斯/董继平译
【字库塔·文讯】
文讯三十六则
封二封三/龙泉驿艺术活动掠影
(封面要目)
成渝古驿道诗群大展/张新泉、杨牧、傅天琳、于坚、梁平、宋炜、李元胜、龚学敏、波佩、李海洲等
小说是生命的学问(评论)/谢有顺
近作五首(诗)/杨 克
邱笑秋美术作品个展/邱笑秋
以非常之画传非常之情(评论)/林 木
近作八首(诗)/喻 言
长短句集(诗五首)/谷 禾
给自己留一个更荒凉的位置(评论)/卢一萍
桃花诗系列(三首)/彭志强
驿道中(短篇小说)/陈再见
成渝古驿道,中国新诗路(随笔)/凸 凹
卷首
龙泉驿突然要打驿的牌了。这让我心情复杂,但总之却是释然的,满心高兴的。就起底龙泉驿历史文化而言,不刨找驿的根脉,不深究和取得龙泉山共识,还可以折腾些啥呢。龙泉驿历史文化基底,即龙泉山文化与成渝古驿道文化交融共生的文化——相较这个元文化,桃花文化、客家文化、宗教文化、陵寝文化等等,都是小型的、寄生的、后来的。
目下各地讲究差异发展、错峰竞力。全国县级以上地区,其行政区划名称带驿的,仅龙泉驿一地而已。要让龙泉驿与全国三千余个县级辖区地名区别开来,从中脱颖而出,一个驿字就解决问题。
现在,一些人,时不时就把驿字给省了,简称或直接管龙泉驿叫龙泉。我想,可能是多个驿字带来了书写和口头表达的麻烦,抑或在城市化后工业化的背景里、在通信邮电网络宝马高速公路成堆的词藻中,驿字显得土了、旧了、小了、落伍了、不协调了?
中国用龙泉作地名的地方不少,浙江有县,多如牛毛的是乡镇村,还有一具著名兵器叫龙泉剑。几个外省朋友问过我:“你们那里到底叫龙泉,还是龙泉驿?”我说龙泉是一个镇,龙泉驿是一个区,镇地盘在区上,区政府地盘在镇上。解释了半天,也不知他们听明白没有。倘根不与泥土相连,姓不与名字贯融,遑论土地,恐怕生命都会哽咽出“我是谁”的喟叹。试想,把都江堰市简称为都江市,把青白江区省约为青白区,把哈尔滨市精练为哈尔市,是什么感觉?
这是我十多年前写在《花蕊中的古驿》一书里的文字。沉默的文字,今天终于沉默出了反应。
这是好事。为了对好事来个快如驿马的跟进,本期刊物做了两件驿事:一是推出“成渝古驿道诗群大展”,二是刊发80后优秀小说家陈再见的《驿路中》。
“成渝古驿道诗群大展”不仅推出了古驿道沿线17个区市县129家诗人的作品,还将古驿道自汉开道以来的枝枝柯柯作了个大概齐的梳理。流沙河、张新泉、杨牧、傅天琳、李钢、于坚、梁平、靳晓静、向以鲜、宋渠、宋炜、邓翔、龚学敏、蒋蓝、李元胜、波佩、李海洲等名家的加盟,给这件从未做过的开天辟地的事提供了骶骨般的硬力。
我不认识比我小二十岁的陈再见,但我们却是先微博再微信的好友。所以当他在微信朋友圈自言自语说他刚刚完成一个短篇叫《驿道中》时,我就说,给我吧这个作品最适合在我们《龙泉驿创作》上发了。我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试试罢了,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我知道这个年轻人正如日中天,各种期刊选刊印满了他的名字。但他却给我了。给我了我就欢天喜地笑纳了。马、车、关城、兵丁、路牌、商铺、路人、流放他乡的读书人、漫天的风雪在《驿道中》中闪现,却没有奇崛的故事,有的只是入乡随俗的语言洇化出的暖意与古风之境。
除了驿,本期最大的亮点兼重头戏是著名批评家、客家人谢有顺赐与的宏文《小说是生命的学问》。不管你写不写小说,依我的识见,这样的文章,读过即收获。
邱笑秋、杨克、喻言、谷禾、卢一萍、林木……本期名家扎堆,囿于卷首体例,不能一一荐过。
主编:凸凹
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