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民文学》
(2015-07-20 12:50:2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凸凹评论 |
阅读备忘6则
陈楸帆《巴鳞》
父亲从海岸地带为“我”买了一只巴鳞作为生日玩物。巴鳞类人、会模仿人但非人类。“我”以我的爱恨强求巴鳞的实验均遭失败,直到与它平起平坐、将它作为与己一样的人来尊重,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切才告以和解。科幻小说《巴鳞》(《人民文学》2015.7)写得很专业,故事独特,残酷,惊心动魄。
2015-7-19
汤汤《天上的永》
《天上的永》(《人民文学》2015.6)用一个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说明了人生的一些简单得复杂的道理。永是天上的小神仙,地上眼睛清澈如婴儿的人能看见他。他一个善意的恶作剧,让村上一个叫小米的女婴永远不能长大成人。村子里的少女土豆有一双未染世尘的眼睛,她与永对话,知道了真相,并让小米恢复了正常。
2015-7-19
叶广芩《鬼子坟》
北京有个地方,曾有俄国东正教堂,有教会学校,后来没有了,有的只是一片埋了俄国人的坟场。附近还有一个鬼市。“我”少年时在这个叫鬼子坟的地方的附近学校读书、居住,与冬生等同学在这个地方玩,这样,就与谢尔盖神父、玛丽修女,以及在教堂养奶牛的冬生一家有了交集,知道和经历了这个地方发生的诸多故事。《鬼子坟》(《人民文学》2015.6)题材新,加之作者非虚构的笔法,能吸引读者读下去并收获老北京一隅的“新知识”。
2015-7-19
陈问问《黑白》
他是工厂的二把手,他看不惯所有人,包括老婆、女儿、女婿、外孙女。他没有朋友,厌烦一切,甚至想速死。他退休后得了胃癌。手术后活过来又将死去,他没想到看护人是他从不往来的女婿,但他已无力拒绝了。短篇小说《黑白》(《人民文学》2015.4)写出了人性与生命的复杂、善恶与无奈。亮点是一个人黑白分明,只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界的包括爱的情势所动,孤绝地一条道走到黑。
2015/7/16
祁媛《奔丧》
“我”回老家为叔叔奔丧,结果从开死亡证明到择墓、葬礼、火化全过程,叔叔的家里人(婶和女儿)一点不悲伤。叔叔一生过得牛气又潦倒,只母亲一人疼他。“我”在办丧过程中一路感慨人的生死无常,命数的不定,人性的冷漠。小说《奔丧》(《人民文学》2015.4)很散文,文笔倒是顺溜、朴素、机巧。
2015/7/16
戴来《表态》
“我”与女友同居,但矛盾不少,觉得累。因处不好而离婚的前妻又找了来。“我”在无家可归的晚上遇到一个老人,老人因想逃离家人而贴了寻找自己的《寻人启事》。“我”突然得到了启发。人生有许多无奈,当表态无效和不能表态时,当事人常有狡黠之举。这就是《表态》(《人民文学》2015.1)。
20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