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西都市报报道《甑子场》

(2015-01-19 09:42:08)
标签:

旅游

洛带甑子场

分类: 凸凹小说
 
华西都市报报道《甑子场》

 
“典型的四川小说”《甑子场》再现上世纪50年代成都小镇
2014年12月13日

  

  作家邱华栋曾经专门梳理并总结,他所感受到的四川小说的整体气质。他的结论是:“四川小说里天然地有摆龙门阵的味道,有豪侠气,传奇性,有历史感,有一股子野气,人物的命运在历史的深处起伏,这是一个江湖世界,人来人往,在演出一种活剧。”其中诗人凸凹的长篇小说《甑子场》,则属于邱华栋心中“典型的四川小说”。
  《甑子场》里的故事上演在成都东山地区一个客家小镇“龙洛镇”,以1950年代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之间,生猛的情感博弈,扣儿、安、禾、鱼儿、蛋等人物在小镇上的命运纠葛,在时代变换中的各自人生巨变的轨迹,犹如一幕幕历史活剧。而历史与虚构之间,真真假假,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温热炎凉。作者凸凹说,在写这部小说之前,他阅读了《成都市志》《龙泉驿区志》《简阳县志》《龙泉剿匪记》等文史资料,希望以虚构小说的形式,“从时间落叶中拽出那段历史。”
  文艺批评家何开四在读后,提到自己有奇异的阅读体验:“读来我竟不能肯定它是不是时下所谓的‘非虚构小说’。说它是纯粹的小说吧,它在建构纯粹的文学性的同时,其事体又有一种真实的模糊镜像。说它是田野实录吧,无论是结构、叙述、语言,还是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插的故事的处理,又有一种书卷气浓郁的先锋文学的光泽与质地。多文类、多文体的搓揉与黏合,复合逻辑的立体美学呈现,应该是凸凹对中国新世纪长篇小说在一个方面的贡献。” 张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