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铭十八怪
(2010-07-21 08:48:58)
标签:
黔江鸡杂凸凹杂谈 |
分类: 凸凹散文 |
一铭十八怪
秋风含爽的龙泉,常闻一些食客时不时冒出“一铭十八怪”五字,竟不知何意,问后方晓其出处尽在一家名曰“黔江鸡杂”的食店。我天生一副馋嘴,便择了一个闲日,邀了几位至友,过滨河桥,溯驿马河,在好日子花园大门斜对面寻到了“黔江鸡杂”。味道就不用说了,比起司空见惯的精美华贵得大同小异的宾馆菜肴,仅它的山气、野气、匪气、泼辣气,仅它竹艺的那份生气,已令我不忘。更令我不忘的是它的“一铭”,它的“十八怪”。现假录如下:
川内土家族人氏,啸聚黔江,尤酉阳盛。族人猎耕牧三就,恃勇称悍,官匪一家,匪民不分。凡喜事,皆土酒当歌,掷猎物于沸汤,烹而吞之,欢。
明景泰年间,酉阳有匪冉氏,钟猎隼,常将劫鸡内脏掏之,淘之,食于隼。一日,县衙友万氏,进山相聚,皆醉。万趔趄,不慎,身及旁案,一竹筒隼食,径坠汤中。翌日,万醒,先而食之,但觉鲜美无比,惊愕间,急询:“何物?”冉观之,笑曰:“鸡杂也。”
自此,黔江鸡杂,经万氏手烹制,剑走偏锋,代传代袭,出县,跨州,逾川,名吾国,扬海外,渐入佳境,自成美肴。
◎不说店内多般土家土菜/单言祖传独门黔江鸡杂
◎停车不用看黄线/打个轮的还方便
◎坐地龙泉一隅/遍尝千里绝技
◎锅中冒匪气/壁上铭斯文
◎本是山珍野味/它还味美价廉
◎鸡肠充饥肠/皮带不够长
◎土家风情挟筷间/驿马河水映杯盏
◎鸳鸯戏水影低声高/红白滋味分占两道
◎三五人海吃海喝百十来块钱/来客一声大喊今天老子买单
◎蜀中酒肆林立/独它剑走偏锋
◎黔江鸡杂十一怪/煨锅配炒菜
◎盘中土匪菜/杯中土司酒
◎那方才品廊桥茗/这边又就竹乡情
◎老板厨师墩子服务员,鸡杂人也杂/土家苗家客家汉家人,大家是一家
◎公家接待不落俗套/私人请客更显高雅
◎既能食有肉/还可居有竹
◎昔日鸡杂陪穷乡亲/而今鸡杂畔好日子
◎黔江鸡杂十八怪/杉杆上招牌
至于铭文的真伪,至于十八怪的怪与不怪,我自是无心道说和考证。正是这种“无心”,显见了业主的高明。无边尘世,除了诗歌和真情,想想,“有心”究竟会给我们生存的秩序带来什么?想这小小店铺,想这下里巴得手和语言都不便触及的腑内之物,偏有这般声名,这般玩法;而业主的市场招数,经营理念,竟出入得如此圆润、细腻、开阔,真为现代化的吾地有这家蛮荒的外来店而欣悦--它出售给我们的不唯肴也,尚有裹糊在肴表面的属于文化范畴内的色,香,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