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言非语:停一下,为了更好的归来

(2010-04-16 21:26:02)
标签:

转载

分类: 凸凹日志

 

  非言非语:停一下,为了更好的归来

 

 

今天,一口气贴了十篇关于女人的随笔。这是早年为本地报纸所写,且在外地一些报刊上发过了的,后又收于我的散文随笔集《男人的武器》之中。看着这些文字,不经然地又想到了那些远离诗歌的日子。进而又想到了一些人,比如《深圳晚报》副刊的编辑姚峥华先生,素未谋面的,却对我的文字偏爱有加,常常以最快的速度编发出来。

 

其实,像他这样的编辑,在我的业余写作途中,多了去了。我不轻易说出他们,但我心中是记着的。在我看来,会有机缘的,今后的某一天,说不定我就会出现在他们面前,亲口对他们说声谢谢。或许他们大多还能记起我这个来自嘉陵江畔的业余作者,比如川报“原上草”副刊的编辑曾鸣先生,前些日子在他博客中回复我:“记得哈,我编过你的稿子,那首诗好像还很长。”啊,那已然是十四、五年前的事情了,我记住他是应该的,没想到的是他还有记忆。如此这般,在他们转身的时候,我的眼睛必然会以隐忍的泪,盈动出心底那些长年积存的、有感恩味道的柔软。

 

05年之后,我动笔,几乎都是工作中的文案之类了,只是偶有时间在外力的推动下,一诗一文。这样的日子整整五年。五年之中,我的收获是完成了向职业经理人角色的转变。作为一个企业人,应该是成功的,生活也渐小康了,但不知为什么,心中仿佛有一个空洞,吞噬了自己面对另一个自己的勇气。元月底,陈兄衍强到武胜,偶然一聚,在工作应酬中已严正谢绝酒的我,竟然喝了许多。我明白,我喝的一种高兴,一种豪情,甚至是一种痛。正是这些酒,唤醒了我身体暗处的蛊毒——诗歌。

 

从武胜回来的当晚,我竟然写了好几首诗。似乎也只有诗,才能承载或者平抑我当时的心情。

 

春节后,经几多努力,终于谋得相对轻松的工作,就是为了能有时间好好读读诗,写写诗。毕竟,诗歌是我最初的爱恋。近两月来,置身诗歌的语境,我像一个饿透了的人突然坐上新婚的宴席,那种穷相,照老婆的说法是走火入魔了。那就停一下。反正昨天已在当当购了五十余本书,九成以上都是诗或与诗有关的。博客也很好,发现并购得一些诗人的集子。欲买而受到拒绝的是叶兄匡政,执意要送我他的两本诗集。而冉兄仲景的高意我心受了,但还是悄悄付了钱的,谁叫他的博客中示有银行卡号呢?这是我对诗,对诗人一点应有的敬意。记得去、前年,我还未开博,发现陈兄衍强结诗果了,也是先汇了款,再告诉他的。

 

昨天,根据博客中相关文章提示,逛到诗人古筝的湿画布,发现早已有“归来者诗群”了;再深入一些,便读到了诗人洪烛的《我为什么参予发起归来者诗歌运动?》,得知已有“归来者诗丛”出版。我也算是一个归来者啊,只是有些迟了。那一刻很激动,为了诗歌这个美丽的女人。记得月初,凭着早年熟悉的诗人名字,找到洪烛,粗略一看,发现他的博中多是非诗歌作品,也就放弃申请链接的念头了。看来,跑马观花而不失要领者,还得孟郊。现在,我得想法,购得“归来者诗丛”六本诗集。这不是难事,诗人程维的《他风景》,便是联系出版社购得的。

 

诗歌是我最爱的女人。我得停一下,为的是更好的归来。所以我今天贴了与女人有关的十篇随笔,并写下这篇短文置顶示众,我将陆续把今年购得的书附后,并呈出阅读理由。为自己的归来,我得补充体力与营养;我也必须让自己的诗歌写作,除了忠于自己,还得有一个用以观照的坐标与方向。

 

今天(4月16日)开始,记录我今年购置的书目,不是之处请著者与方家教正。

(按到手时间为序)

 

■书籍名称:诗集《诗 三人行》(海风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作  者:徐永 向以鲜 凸凹
■购买渠道:博客联系
■阅读理由:

   除了徐永感觉陌生,向以鲜与凸凹即便我永远不再读诗,也是知道的。记得鲜以鲜是因为他获得当年《诗歌报》探索诗大赛特等奖的《割玻璃的人》;记得凸凹是因为早年读过他的诗,很有特色,而且对他在诗歌路上的不断修正与前行,最终创建了他的凸凹体诗怀有敬意。在我未开博之前,与诗有关的博客只有两个阅读去处:一个是在写诗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有数度纸质书信往来的陈兄衍强(他的诗集《江山美人》《我的乡村》也是通过博客购得的),一个就是凸凹。视野开阔,诗境大气,调词遣句游刃有余是我对他诗歌的一贯印象,而近两年的作品似乎表现得更见好些,好就好在语感与语境结合无遗,几乎可以掩饰思想的深度而让感情更显浓郁。

 

 

■书籍名称:诗集《春风中有良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8月北京第一版)
      诗集《汴河,汴河》(西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随笔集《文明的孩子》(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年北京第一版)
■作  者:李成恩
■购买渠道:博客联系
■阅读理由:

  中断十年之后,2009年我又订阅了《诗刊》、《星星》学习。在《诗刊》“青春诗会”专号的众多诗人作品中,李成恩的诗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她在《汴河。项羽》一诗写到:“老文辣痞,如果你与我一起到了汴河/我一定要叫你用汴河水洗心革面”。非但词有工新,更见博大情怀。其创作谈中说“再大的技巧大不过感情”,也让我深以为然。而促使我想系统阅读其读品的原因,还是在我网上搜读了她的《青花瓷》系列之后。我惊然发现这个80后诗人的作品,之所以常常给我带来意外的阅读快感,是因为其诗作包藏有思想与艺术双重美学价值的非凡图谋——她试图用汴河、青花瓷等等一些具有地域特征的历史文化符号,阳光一般不可拒绝地修补现实阴冷的缝隙,或是用诗歌复活它们,在构建自己诗歌美学高地的同时,也为读者构建了精神高地。两本诗集现已读完,感觉真是与众不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