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巧玲/《凸凹体白皮书》阅读札记

(2009-02-28 23:05:41)
标签:

朱巧玲

凸凹

杂谈

分类: 评论凸凹

用诗歌对抗时间和生存

——《凸凹体白皮书》阅读札记

朱巧玲

     四川诗歌经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高潮和辉煌以及九十年代的退潮和回归之后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那些曾经发出凌厉的呐喊和曾经处于风口浪尖的诗人几乎全部沉寂和大""于市,鲜有再令世人瞩目和更优秀的作品问世。但是有一部分诗人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坚持着自己的诗歌理想并一直在持之以恒地坚持诗歌写作,并逐渐抵达了诗歌的新的高峰和到达了一个相对澄明的诗歌境界。最近我阅读《凸凹体白皮书》,六十位诗人和评论家把评论的刀锋指向同一个诗人这真是令我惊讶并赞叹的事情。而当我阅读凸凹的作品后我产生了深刻的震撼和持久的愉悦,六十位诗评家从全方位多维度对凸凹的研究、剖析和解读令一个重要的诗人在诗歌边缘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凸显出来,或者说凸凹正站在这个浮光掠影的年代成为一个具有青铜般坚毅色泽的雕像。

 

一、用孤独对抗时间

      我个人认为凸凹已经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的“凸凹体”诗歌应该是极致的浪漫主义和极致的现实主义的混合体。读凸凹的诗歌会感觉这是一个带着理想的火焰在诗歌中行走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现实即神话,现实中的每一种存在都可以经过提炼上升到诗意的高度。凸凹的诗歌语言自由,气势磅礴,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和大胆的突破以及对语言的准确挖掘让他的诗歌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找到一个铁一样的词,所有的/词。眨眼间轻了。为找到一块/词一样的铁,仅有的铁,退到了时间/背阴处。铁,这大地中的粗骨,最辽阔/的金属;金属中的人民。一场战争的/大小,一个朝代的盛衰,称一称它的铁/就可以计量和说出。是的,一切迹象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匹马到京城的蹄速,/一片绿林到一个国家的距离,必须由铁定/——所有的知识、发声、荣誉必须由铁定”(《地理中的铁,或者田野读史》)。大量比喻、隐喻和反喻在凸凹的诗歌中以各种面目出现,而他娴熟的诗歌语言和技艺使得他的诗歌充满独特的人文关怀和迥于旁人的异质。敏锐是一个诗人重要的诗歌特质,凸凹能捕捉到隐藏在事物深处的精神和气场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一个少年,在春天的唇间奔跑。他/斜挎黄书包,有着和我同样的名字和身体,/包括器官,器官的细部。/学校,教室:玻璃瓶,铜镊子,橡皮塞/和一只大个子蜥蟀,/被他远远地丢在时间后面。//他是愉快的,谦卑的。那是/渴望知识的岁龄,好奇的年代/窗外一个苹果落下/都会在梦中流出满世界的真理”(《玻璃瓶中的鸟》)。我非常喜欢这种描述诗歌的方式,语言的嬗变折射出成长的裂变。白描式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的陌生化处置使得这首诗歌呈现出一种先锋的元素,严格地说凸凹形成了自己的诗歌修辞学,他在《陈积在字篓里的词屑》中说到:“词的到位与不到位,借助形容词的多和寡,直接让一个诗人的功力无法保持不显山露水的技艺,让大地与天空泾渭分明地区别开来。”凸凹对诗歌清醒的认识反馈在他诗歌中成为他对生命保持着一种诗性的意识,而这种诗性融合了苦难和幸福等多种元素。而凸凹的承受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作为一个男性诗人,他显得刚毅和粗旷。

      凸凹的诗歌中大气里蕴涵着深刻的尖锐和现实的反思和批判。这归功于他多年来对事物的思考和对人生的领悟以及对现实的切肤体会。准确地说凸凹是一个触觉和嗅觉非常灵敏的诗人。“是什么赋予广场以锐角、刀口/和隐喻的深度、热度和敞亮/是什么造就了针尖的草原、河流/和句法的广度”(《针尖广场》)。《针尖广场》是凸凹引起世人关注的一首长诗,也是他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广场”作为城市人和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之一在诗歌史上有着特定的含义和覆盖。而凸凹的“针尖广场”依然透露出对世界和现实的危机意识和批判意识,作为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的诗人,《针尖广场》是凸凹用诗歌向世界和世人吹起的号角,他让我们警醒,给这个诗歌日益边缘化和物质利益化的现代社会注入了一针清醒剂。“今晨,生活的平衡木,/万物两分,草船与纸箭不说话,此消彼长。/我中穿未过。摇翅单飞未果。/从零到零,一条大河送我去远方、归故乡”(《血液中的草船,或梦里的纸箭》)。凸凹的诗歌想象丰富绚丽,用词跳跃而灵动,在字与词之间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凸凹是驾驶着自己的草船驶向诗歌的诗人,或者说他把纸当作箭射入现实的心脏。这是一个理想大于一切的诗人,诗歌在他的手中就是一种工具,是一把尖利的“箭”,用来与孤独对抗,与时间对抗。而对抗的结果是凸凹站在诗歌的边界上微笑着,因为诗歌在他那里是永恒的,高于时间,高于生存的现实。

 

二、用辽阔对抗生存

     凸凹的诗歌是一种广义上的地域诗歌,他的诗歌突破了诗歌地理的界线,让人文与诗意结合得非常美妙而又深刻,诗与思结合得相得益彰。在他的诗歌中语言就像一匹老虎顺势而出,诗歌气势磅礴、左冲右突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一个人,将一枚钉子砸入空气,/另一个人,用完吃奶的劲,也不能拔出。/一个人,在针尖上构筑广场,另一个人/毕其一生,也没跑断。一个人,在/流水上画画,另一个人,为怎样揭取,/花白了头发。一个人,把长江横在唇上/当玉箫吹,另一个人,在黄河的脸上/纂修乐理。一个人,把一粒词解构成若干词,/并完成一个急转的句式,另一个人/在一行诗中练习胆子,却把智慧和童心迷失。/一个人,在掌纹上建造房子,另一个人/烧了纸笔,把一个魔法口传心授。一个人/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一个神一样/的人。一个人,没有手:一个人无中生有,四通八达,有千万只手/——噢,千万只手/说吧,广厦的空场,寒士的草堂。”(《手艺坊》)这首诗歌集中体现了凸凹的诗学主张和诗歌理念,从他的大多数诗歌可以看出凸凹是一个强势出击的诗人,而且是一个身怀绝技从没有闪失的诗人。他几乎是致力于一种对个人风格的极端的追求,因此他的诗歌有着某种诗性的极端和偏颇,读整本《凸凹体白皮书》会看见凸凹雄混的诗歌技艺和闪烁的诗歌理想。《凸凹体白皮书》是我收到的最具有收藏价值的一部个人作品集,无论从六十位诗评家和诗人同时对凸凹的一部作品进行评论还是后面的个人诗歌集都是屈指可数的一本好书。

     诗歌是人类需要坚守的最后的精神家园。作为一个已经成熟或者已经形成的诗人,凸凹的诗歌在传统上进行确认再分裂最后达到颠覆和重新树立的效果。他的诗歌来源于传统但决不重复传统,他的诗歌激越而热烈,动荡而震撼,在诗歌的形式上打破诗歌的常规并执着于个性表达令诗歌显露出新鲜的元素和实验的风格;甚至在标点符号上他也颇下功夫进行调整和挪动使之产生诗性的位移和错觉。那么凸凹是否建立了自己的诗歌版图呢?是否用辽阔的诗意呈现对抗着现实的生存呢?“老虎飞纵的速度,对称着时间斜坡的速度。而那/贵族的血统,绅士的姿态,又/构成漆黑大地的金属夕光。看,大风吹动莽原/一只老虎逆时间走来,站众山之上”(《时间的斜坡,或博尔赫斯的老虎》)。“唯有老虎之美,让缱绻直至窒息/现在,即使老虎匿迹、绝种,我还可以/凭一幅图,欠下赞美、记想:籍此苟活人间”(《造物之诗,或布莱克之虎》)。只有诗歌也唯有诗人才能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一只并不存在的老虎傲然屹立在时间和精神中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火焰。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已经是凸凹身体里的一部分,是他灵魂里的根。而无论从精神指向还是技艺指向上其诗歌已经达到一个“自我辐射”和“自我辽阔”的境地。阅读凸凹的诗歌会随着其指定的路线抵达其诗歌的境界,他在诗歌中反复和多维度地描写使得他的诗歌的多重意义一一呈现,而并没有给人更多的歧义空间。这是凸凹的风格也是他诗歌的目的,他将要使得他的诗歌读者围绕着其诗歌的核心意义展开想象。也就是说精神指向是凸凹诗歌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使得其诗歌依然在传统的土壤上寻求突破和裂变。而惟有如此诗歌才会在与时间的对抗中成为不朽,才会让诗歌显现出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凸凹的诗歌中抒情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与传统的抒情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的抒情是隐藏在叙述和描写之中,是一种隐性的抒情。他在诗歌中力图实现的是他对诗歌的认识或者是他个人的诗歌理想,在凸凹众多的诗歌作品中几乎贯穿着一种诗歌理念即诗歌是技艺的,是需要通过时间来实践的。“我看见伏牛山,那头把腿插进大地的牛/,正用一根背脊竖骨的回忆,找到它/奔跑的高度,信念的旗尖/。并用骨岭作界,为盲眼的大地发祥最古老的/计量和刻度。”(《另界,或房中的成行》)“在古代,文是一种绣法,章是另一种绣法/;用青、红两线绣谓文,用红、白两线绣谓章——/是啊孩子,最初的文章这样写,就这样写/;你看,汉语之美如此缜密、柔和、多韵/,如此抒情!——锦为纸,郎月照,飞针走线”(《女红刺绣,或文章事》)。凸凹多次在他的诗歌中展示汉语之美,描绘汉语之美。他的写作是在进行一种语言的研究和坚持,是在进行一种价值的确认和存在的探索,他不只让语言停在语言的层面而是在语言中融入了更多的“思”和“诗”。当我们认定一首诗歌首先是诗所表达的方式和内容,这世界上没有一首言之无物的东西可以称得上“诗”,有时候我会对充斥着书刊和网络上的一些分行的文字感到厌倦,有时甚至对这个“非诗”的年代感到绝望,但是能读到凸凹这样优秀的诗歌作品让我对现代诗歌又有了些许信心和希望。

      因为凸凹的诗歌充满着自信和力量,他的诗歌总是以敞开的姿态呈现出辽阔的视野和气势。有时候我在想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应该胜任一个时代的,而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并不适合诗歌的生存。但是凸凹能有强劲的写作势头和二十年来积累的诗歌历练,让他已经具备了一个诗人意义上的勇敢和进取的心态。用辽阔对抗生存是我对凸凹诗歌最直观的印象,他用诗歌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阅读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欢欣,他还提供给我们一种思考和行为的方式:即如何有效地探索现代诗歌和拓展现代汉语。凸凹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诗人,我深知他还能将诗歌的触角延伸到更深和更宽广的领域并提供给我们更多诗的震撼和惊喜。而一本珍贵的《凸凹体白皮书》让我领略了这个外形粗旷的四川诗人无法达诂的诗歌之美,也让我欣赏到了对于同一本诗集的百家之言的多维度言说。

200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