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与预言:孩子王的歌声

(2008-11-03 16:50:49)
标签:

凸凹评论

曾蒙诗歌

杂谈

分类: 凸凹评论

发现与预言:孩子王的歌声

                                       凸凹/文

 

我注意到曾蒙这个名字,是读了他发在《读歌报月刊》上的那首《爱你,孩子》的诗,并且首先是被那首充满炽烈的艺术感染力的诗深深打动了之后才注意到署在诗题下的作者的名字的。我当时心想,作者一定是位膝下有子的年轻人父。我并且知道我们大巴山又出现了一位优秀的青年诗人。——为什么不是“老年”呢?因为老年写不出那样的诗。

对此,我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四川是个出诗人的地方,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的达县地区更不例外,撇开梁上泉、杨牧、叶知秋、朱传雄、张扬、李祖星、洋滔、王敦贤、陈官煊等中老年诗人不谈,仅张建华、唐亚平、凸凹、向以鲜、蒋登科、邱正伦、徐永、庞清明、陈亚平、文冰、杨通、邱易东、江滨、钟品、徐侨、车夫、少杰、颜广明、邓玉梅、蒋成俊、何东晓、樊雄、杨翰端等青年诗人就有好大一群。就诗艺而论,如果将曾蒙的名字置入其中,是毫不逊色的。

当我确知曾蒙只是蒲家中学一位在读中学生时,我惊喜而清醒地看到:中国中学生诗园中,走来了一位奇特的孩子,一位孩子王,一位孩子群中的“大师”!

我相信我的直觉。犹如相信我的手及手皮下的骨殖。

此刻,曾蒙的诗作《春天的音乐》(四首)就摆在我的面前。穿行于他的诗中,迎面走来的是一位衣袂飘飘、手抚古琴的行吟诗人。他的肩头栖满了绿色的小鸟,他蓬松的发际流淌着纯金的河流;他口腔清纯,胸音绵长,绝妙的歌声飘扬在春天的上方……我深深地陶醉了,再次看见了一位肩着布袋、远走他方田垄的宫廷“采诗官”,再次忘记了他事实上只是一位青春少年。

读到“飘拂于春天的音乐/我能深刻地体会/一种博大与包容/一种源自乡间朴素的美德”,以及“情人啊,我设想了诸多种结局/诸多种结局却在小说之外、命运之外/在冬天的河畔,美女如水”之类的诗句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位很知名的中学生诗人田晓菲。倘若排除时代的位移造成的诗歌审美水准的流变和异化的话,她与他是绝对不可等同论之的。曾蒙的纯粹高贵、绵厚早熟,以及对语言分寸感的较为稔熟的把握,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就这四首诗而言,曾蒙一扫了他以往一些诗(尤其是散文诗)中的那种苦难而脆弱的生命体验,一种对历史、对人类二难命运所抱守的忧患意识和充满责任感的过多的观照,而是代之以一种晓畅而舒达的优美格调,一种朴素而隽永的抒情心境。这时,语言化作了音符,音符化作了草原、阳光、白马和花朵;广袤的心灵沾满春天的露珠,干净、平和、隐隐透出麦芒的星辉。其实,一首诗的生成和生存可以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它的声音、韵律,即它的音乐性就可成立——况且,除此,曾蒙还在音乐中植入了其他,如语言、内容。

具有十足的才气和心智的曾蒙,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诗人,他有足够的资格并有充分的理由自傲。照他目前的势头坚持下去,中国诗坛尤其是跨世纪诗歌大潮中,一定能够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这是我的直觉,又是我的预言。

 

(原载《白沙河》1992年第2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