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蓬云/几点感受
(2008-11-02 23:00:07)
标签:
张蓬云评论凸凹凸凹诗歌杂谈 |
分类: 评论凸凹 |
几点感受
——读凸凹诗记下的
(辽宁)张蓬云
凸凹先生,我熟悉。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工作在同一个神秘的航天事业中,又都是诗的追随者。
他出生在大山里,生活在大山中,是个交通闭塞的地方。他生在中国许多文人大师诞生的巴蜀土地上,山川和绿叶给他灵感。不闭塞的头脑使诗人自有一股超然的灵气。
我结识他已有十来年,知他爱诗、恋诗,于是从不敢空度一日时光。他写航天诗,也写其它的诗。
他的诗每每不乏高昂的激情;色彩美和音韵美也是其特点。不敢恭维他是当今诗坛上的佼佼者,但他不拘于传统,不拘于形式,不拘于前人之足迹,不拘于“应该这样写”之说教的潇洒无羁的诗风与个性,倒是令人觉得此才必成大器者也。
他之不幸运,是没有生在繁华闹市有群哥儿们使着劲儿给叫好,弄一季之“×××热”。可他的诗,却热了许多许多山沟里、“三线”中航天人的心。
不囿于某种模式,也不囿于某些手法,在艺术的博大天地里,多一些追求,多一条道路,会缩短走向成功的时间。这是想悄悄说给他的。
凸凹有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他热爱生他养他的大巴山,他熟悉那里的人民,那里的一草一木。可敬的是他同时也关心那草的翠绿,木的繁茂。
作为编辑,我读过他许多诗章。我觉得作者爱的覆盖面还可以宽阔些;对人民爱的心灵探索还应更细些;对生活之爱的表达方式还可以形象些……然而,诗人都有他独特的风格、追求、艺术向往,作为编辑与读者,还是尊重每位诗人的选择为好,这不仅是态度、气质,其实也是一种艺术。
凸凹是位青年诗人,也是企业报的副刊编辑,处于一个上有领导下有追随者的中间地位。把关系搞好,“家和万事兴”,有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事业、对于诗都是有益的。
千里迢迢。在飘雪的北国写几句话寄给诗人,多的是高兴,少的是期望。
一九九三年元月于沈阳
(张蓬云,辽沈诗人、作家,著述颇丰,原《航空航天文艺》杂志执行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