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亮/如水的诵歌

(2008-10-31 21:48:42)
标签:

黄亮

评论

凸凹

凸凹诗歌

杂谈

分类: 评论凸凹

如水的诵歌

黄亮

 

夜很深的时候读书有一种静谧和悠悠远远的意境,人很容易在此刻冲破一切有形无形的桎梏和束缚产生联想、怀想之类,乃至产生一些美丽的幻想。诗正正当是在这样的时刻来激荡我们的情绪,来填充我们遥想中那份真实的梦境。

我很兴奋,有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友人的唱诵置之我夜读的案头,他勾起的是一种清凉似水的感觉,文字在我笔下流畅着,似乎也正是可以倾述些什么的好时刻了。

凸凹的诗人梦、诗集梦迄今已六、七年了。他的情感的付出是真挚的,我在这点是了解他的。他的诗集《大师出没的地方》由广西民族出版杜付梓出版,我真为他高兴。记得我们交谈,曾彼此赞成的一句话是“我手写我心”。今天他结集成书的那一行行诗文,我仍旧相信他是在用心写心,写心灵中曾交汇、曾激荡过的那些悠悠岁月、世事沧桑。这是我体会出的一个鲜明的主线。

怎么去跨世纪,成为新旧文化园地中嬗变出的更美好、更婉丽、更深沉、更朴素的果实来,恐是当今一题恼人的考试。是否真的如我们已尝试或正在更多地被尝试的种种主义、种种文字的技巧?我的看法是,只要呈献的是人生中最值得喝彩、最悲壮、最能让人回味不舍的那些片段,在手法上完全不用去体法何何传统何何创新,内容往往由于真情而选择了最恰当的文字媾合体,这就行了。不信读凸凹的诗:

“乡亲们/苞谷熟了/那成片成片的长着胡须的/金色羊群/正由南向北,越过大巴山的脊梁/向你们走来……”“这个季节很干燥/我竭力在屋内泼水/想让空气/变得美好一些/可是,亲爱的,我的水呢?

第一节的形象是实写,是外立的。可它反映的是一种内在的对秋天的收获,和对创造并赢得了这个收获的大巴山乡亲们的朴实的爱的虔诚,那些文字其实也正是在你眼前拉开一幅漫山遍野收获的秋景且滚滚而来。他们越过的大巴山脊梁也是我的父老乡亲的脊梁啊。这是实在的情寓于实在的形中。第二段文字的寓意让我颇费揣摸,是讲一段情的泯灭的那种感悟?还是抽象地对冲破一种旧的秩序的渴望?有某种东西我们借水的呼唤感觉到了,可却不能言明。这种虚实的结合也是内容对形式的一种自然的规定吧?

前面我还说了,凸凹的风格大致还是一种清凉如水的东西,淡淡的并不浓烈,有一种苞谷要熟了时刻的清香气息,这符合他的个性,也符合那条流淌在他身边的白沙河的意境。凸凹的进步是显著的,并不仅仅因为有了这本《大师出没的地方》,更因为,这些诗篇中对人生的思索更趋成熟,更有深度。

我喜欢它,还因为它有对我的一份祝福!

 

1992年初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