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凸凹诗歌 |
诗/凸凹
去西域、去天竺的行旅,哪能因赤岭怯步
哪能不赖仗文成公主,日月两分
各各照耀——并割开长安的念想、回拽
——岂止宝镜在这里分开,念想在这里分开: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聚义,又分开
农区与牧区在这里碰头,又分开:
东边绿荫蔽日,田畴涌浪,西边草原广袤
牛羊如云。海拔与星星在这里晤面,又分开
大风与细风在这里接头又分开。战争
与和平在这里对话又分开。政治与婚姻
在这里联合又分开。茶叶与青海骢在这里互市
又分开。河水在这里正流又倒淌。在祁连山脉
这取经的要冲,我看见一群高原神牛:绒毛长披
白得那样干净——我们在太阳下黑白分明
雪山下冷暖两重。我们
连同黑与白、冷与暖,匆匆相遇
又迅速分开——在梦中,又以分开的迅速
一次一次相遇:与神相遇。呵!
所有的分开,都在回头,像草原上奔跑的羊群
突然驻足,一望无际地回过头来
2007.6.16
《从石经寺到塔尔寺,或宗喀巴大师》
凸凹/诗
出西宁城,去见宗喀巴,与出成都府
去见宗喀巴,一样的远
又一样的近——不到三十公里的路,每一朵白云
每一缕细雨,都刻满黄教的经文。每年
上成都桃花山,不仅仅是赏桃花、摘桃子
——年年都有五六回,踩着石经寺的山梯走进云雾
在最高处的宗喀巴大师殿,点燃高香,拜上几拜
家居龙泉的我,住在大师脚下
因此,有事了、无事了,都要上山
请他过过目、把把脉。这不,即或在青海
我也一定要放下许多,去看看大师的诞生地。汽车
一个拐弯,湟中县鲁沙尔镇就到了面前
再一个拐弯,莲花山塔尔寺也到了面前——这跟
龙泉山一个拐弯,石经寺就到了面前
一样,乃大自然匠心独运使然
塔尔寺,这时间深处的佛山,这藏胞佛珠吐出的
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一匹白马来到此处
不吃不喝,不走,以死的方式
永远活了下来。一个广场
八个白塔,记载着释迦牟尼一笔一划的天空和大地
堆绣、壁画和酥油花——各殿的艺术里
我同样看到了,三千里远的银杏林中,一块石头上
精美的雕刻。终于走进大金瓦殿!殿内,望着宗喀巴
诞生之地——高高矗立的大银塔
画像、哈达和万道金黄之光,默记和背诵
是我今夏的全部:全部的西宁、全部的塔尔寺
2006.8.3记,2007.6.17成
《土族村,或二十分钟的新郎》
诗/凸凹
梦吗?在一群美丽的土族阿姑簇拥下,我再一次
做了一回新郎。青海,互助县,一次偶然相遇
也有彩虹的绚丽?那些,在庭院中间
跳安昭舞、玩轮子秋、赛马、唱花儿的小伙姑娘
多像他们自己:那舞蹈的身子,那音乐的脸
那时,瞬间的一个臆想,居然成为接下来的
现实:我万万没想到,那天,二十多个同伴中
我和另一位幸运者,竟成了民俗村的新郎
隔得这么近,我怎能在一帘红纱下,选出那
陌生而美丽的异族新娘。穿着新郎倌的衣裳
接住抛来的香袋,妇唱夫和,妻舞夫蹈
甚至,还闹了洞房。捏着我送的红包
伴郎伴娘一个劲夸我是最好的新郎。噢那天
只要背过新娘,只要洞房里的床不说话
所有的人看见我,就像看见真正的新郎——甚至
午饭时,我的新娘还能远远寻来,凭着那只香袋的
气味找到我,为我把一碗又一碗的青稞酒唱响
“那二十分钟的表演,为什么竟奢侈到
用一首诗来表达怀念?”写完这首诗才发觉
我必须虚拟一个老婆提问,并设法找到答案
200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