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质中:杏坛耆宿教泽宏深

标签:
瑞安中学前辈名师名师风采红烛春秋黄质中 |
分类: 乡贤名人 |
世纪老人黄质中先生九十三岁时曾手书一副自勉联:“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这副联语是他期颐人生的写照,也是他松齡鹤寿的秘诀。
黄质中字文斌,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家中世代务农兼工,三个哥哥都继承父业,从事农务兼泥水匠,且精于绘画和雕塑,这种手艺当时在民间盛行,因而颇有名气。他从小在家耳濡目染,也无师自通能画画会雕刻。因家境清贫,迟迟未能上学,后经他父母节衣缩食及三个哥哥的资助,送他到县立高小读至毕业时,已经十七岁了。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出路,他放弃了学习手艺的打算,投考了瑞安中学。
在瑞中周宗翰(小苓)、张蓁(次石)等名师教导下,他进步神速。除平时课堂认真学习外,每逢星期六下午,与要好的同学王茂生、林去病、陈明达、郭演九、陈楚淮等同学相约集中座谈,讨论有关时事及各科学习心得,获益匪浅,1923年以优异成绩在瑞安中学旧制毕业。同年,考入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勤学苦练,成绩颇佳,在师生作品展览会中,他创作的“无量寿佛”和“秋菊”两幅国画,得到了两位名师徐悲鸿和陈抱一的青睐,受到推选获奖。
1924年暑期,因家庭遭受劣绅的欺凌,被平白无故勒索了一百多银元,三位兄长深受刺激,认为弟弟学艺术没有多大出息,轮番劝其“改行”,以便博得“一官半职”,为家庭争气。黄质中无奈放弃自己喜欢的绘画艺术,在当年秋考入国立自治学院(后改名国立政治大学),改学政治与法律。
黄质中素来思想进步,家国情怀浓郁,在校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顾正红被枪杀,导致民众群情激愤,纷纷罢工罢课以示抗议,五卅惨案由此爆发。随之学校放假,濒于瘫痪状态。他与大部分同学因此转学上海法科大学(后改名上海法政学院)。1928年暑期大学毕业后,经同班同学史良的介绍,进入国民革命军政治人员养成所学习。由于军阀混战,养成所被解散,他应聘为海宁县中山中学教务主任。
1929年春,他回家乡受聘为瑞中教员。5月被浙江省教育厅委任为瑞安县教育局局长。为尽快提高瑞安的教育质量,他一方面举办“县小教暑期讲习会”,聘请教育名家谢冰秋、陈纯白老师主讲,以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一方面改进学校工作,重新部署人事,因而引起部分守旧派的不满。他深感办事辣手,便辞去局长职务。翌年,应省立金华中学聘请,由此在金中任教了13个年头。
1942年夏,日寇侵犯金华,学校被迫解散。他从战火中逃出,徒步从金华经武义、宣平到丽水,然后雇船顺瓯江东下抵温州,再回家乡瑞安。其时,全家大小十余人的生计,全赖他一人维持。1943年春,他受聘在省立温州中学执教历史、地理,课余持其法政大学毕业时获准的律师资格,开办“黄文斌律师事务所”,每星期风尘仆仆来往于温州、瑞安之间,一边教书一边为人办案,以求全家的温饱。
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爱国爱乡,主持公道。在瑞安中学就读时,即与林去病(中共瑞安首任县委书记)、陈明达、郭演九等思想进步的同学要好,与守旧派水火不容。后来林去病遭国民党当局通缉时,他曾资助林去病20银圆,帮其隐蔽。在温中任教时,当学生运动领袖安邦遭受学校当局开除威胁时,黄质中立即与几位教师挺身出面担保,使安邦学业不辍。作为执业律师,他以为民伸张正义为宗旨,公正办案,坚持为维护正义据理力争,为民伸冤。他曾承办令全国瞩目的北洋工学院学潮诉讼案,站在学生一方仗义执言,深受民众的赞扬。
1946年、1947年,他先后当选为瑞安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瑞安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因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深感教师生活清苦,他向大会提出“提高教师待遇改善生活案”,同时又提出“慰劳教育界老前辈董仲璇、刘法道两老师案”,两案一经提出,便得到议员一致通过,并同意各致慰劳金一万元。翌年,他又提出“慰留瑞安县立中学金嵘轩校长案”,亦获得参议会通过。
新中国成立后,他再次应聘为瑞中教师。1950年被指派参加省中教讲习会学习,学习结束后,受温州专署委派任玉环县一中(楚门中学)教师,直至1963年5月退休。他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学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嘉奖,担任过校工会主席,从1955年开始连续四届当选为玉环县人民代表兼县人民委员,1959年作为玉环县唯一的教师代表,被选派赴省总工会疗养院疗养。
黄质中一生崇尚勤俭,安贫乐道,以博览群书、泼墨挥毫自娱。自奉俭约,不抽烟,不喝酒,每领到薪水,只留下一点零用钱,其余全部作为家用。他严以治察,教子有方,以朱柏庐治家格言为座右铭,要求子女热记于心,作为立身处事准则。每逢暑假回到家中,便督促子女早起背诵英语,上午朗读《古文观止》,午饭后练习毛笔大字,下午交一篇作文或日记,其余时间阅读古典小说或世界名著,使子女从小打下科学知识和文学素养的良好基础。子女都受过高等教育,且多就读国内重点大学,毕业后成为国家栋梁,人称“科技世家”。
黄质中对母校瑞安中学一往情深,1996年瑞中百年校庆时,他撰贺联云:
“前哲披斩棘,谱写千秋创业史;后学继往开来,乐见百年展宏图。”2010年,其儿子黄本华(中国铁道部电气作局总设计师、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瑞中1941级学生)和黄本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瑞中1955届高中毕业),为促进瑞安文化建设,实现黄氏先辈遗愿,发起并筹措资金80万元,在其父亲的母校并两度任教的瑞安中学,设立“永丰七黄”奖学金,每年取息奖励瑞中高三年级成绩优异或优秀生中家境清贫的学生。
杏坛耆宿,桃李芬芳,毕生奉献教育的黄质中名列温州教育史馆的“现代教育著名教师选介”。他退休之后,昔日学生不忘师恩,经常有人远道前来登门拜望。曾在楚门中学读书的知名女作家、省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曾专程赴瑞安看望恩师,并动情地说:“没有黄老师的勤勉训导,我不会有今天的500万字作品。”
2001年黄老百龄华诞, 时任瑞安市市长钱建民亲自为他赠送亲笔题写的“教泽宏深”匾额以示祝贺。
【人物名片】黄质中(1903—2002
),字文斌,瑞安永丰街人,1923年瑞中旧制毕业后,考入上海艺术师范大学,1928年毕业于上海法科大学法律系。历任海宁、金华、温州、玉环等地中学教员。1929年、1949年两次应聘为瑞中教员,曾任瑞安县教育局局长,当选为瑞安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瑞安县第一届参议会参议员。新中国成立后,连续四届当选为玉环县人民代表兼县人民委员。名列温州教育史馆“现代教育著名教师选介”。
前一篇:李翘和《屈宋方言考》
后一篇:邵成萱:《马氏文通易览》的编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