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天神秀齐云山(下)

(2010-12-19 18:46:00)
标签:

齐云山

月华街

玉虚宫

五老峰

唐伯虎

独耸峰

方腊寨

最高峰

木鱼

游记

分类: 云水逍遥

http://s8/middle/48d2c2f8g75918c4a19b7&690

                                                                  (香炉峰)

漫步1.5公里的月华街,仅路遇一个十多人的旅游团,远离喧嚣,颇感清寂。我忽生纳闷,问导游:“如此玄妙的道教名山,为何游人稀少?”导游苦笑,答曰:“一是旅游旺季已过;二是景区以前被人承包,投入太少,宣传不够;三是对面的黄山名气冲天,一句“黄山归来不看岳”,齐云山就被冷落了。”

诚然,毗邻黄山,齐云山是受委屈的,人们都误以为它是黄山的翻版。其实览黄山,品齐云,两山展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观物语:黄山在北,方位为玄武属水,属阴,色冷,山岩青黑,为花岗岩峰林地貌;齐云山居南,方位为朱雀属火,属阳,色暖,崖壁赤紫,属丹霞地貌。黄山松奇石怪、雄伟险幻,波澜壮阔、气势磅横;而齐云山峰高岳旷、朱红尽染,天开神秀、宁静恬淡,两山各有看点,同具魅力。

 “游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明旅行家徐霞客黄山归来曾这样感叹。后来他却迷上齐云山,三年两度造访。我以为,当年齐云山每日香客三千,名声远胜黄山,如今光芒被黄山遮掩,是齐云山没有把自己独特玄妙之美推销出去。不是说,酒香也得勤吆喝吗?

http://s5/middle/48d2c2f8g97af3b937f44&690从月华街转山道,路过紫霄崖,顾名思义,这是一片赤紫色的山崖,长174米,高90米,其凌虚之气撼人心魄。玉虚宫就依山就势砌筑崖下。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主祀真武大帝的道观,经过2009年的“修旧如旧”,如今再展昔日的风范。

玉虚宫规模恢宏,整个殿堂由三座牌楼石坊组成,以红色砂岩镌刻。四柱三层楼阁式的“玉虚阙”居中,四柱二层楼阁式的“太乙真庆宫”和“治世仁威宫” 分立左右,雕镂精细,结构精巧,巍峨大气,风格独特。特别是道观建筑与丹霞崖洞自然相嵌,浑为一体,其深藏外露之间,可谓藏得玄妙,露得精巧,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

宫的左侧有7.6米高的巨碑,矗立在石赑屃背上。碑的正面铭着江南才子唐伯虎所撰的《紫霄崖玄帝碑铭》;背面刻有广西布政史李迅所撰的《紫霄崖兴建记》。唐伯虎一生书画无数,但只写过这块唯一的碑铭。今天能一睹风流唐伯虎500年之前的碑刻真迹,何尝不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我素来崇仰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理念,但离道甚远,没有入宫拜会真武大帝,便匆匆往下一个景点——方腊寨而去。

路过一山坳,导游指点对面山峰即为五老峰,伫立眺望,五峰对峙,如五位拱揖的老者并排而立,形神俱妙。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在翠绿中露出的山崖更显通红,如硕大红玛瑙镶嵌成的红珊瑚,熠熠生辉。

到了峭拔天险、独峦不群的独耸峰山腰,只见一条狭窄的石阶顺山脊直插峰顶,两位同伴见如http://s2/middle/48d2c2f8g97af34afc741&690
此陡峭险峻的阶梯,便裹足不前。我不甘放弃,先导游之前勇往直前,一鼓作气攀上了独耸峰。

峰顶崖壁上刻着“方腊寨”三个大字,上边矗立着一组石雕:方腊手握大刀居中,方腊的军师汪公老佛手托太极球居左,双剑在手的妹妹方百花居右,英雄浩气,挥斥方遒。

沿杂草丛生的古道寻找,不见当年安营屯兵的地方,一处危崖下凹陷处正在整修,除了堆积的石料,空空荡荡的,没有人的踪影。我等自以为已到了方腊洞,下山后才明白:真正的方腊洞并不在独耸峰,而是在浙江淳安洞源村,那是方腊最后坚守和被捕的地方。

八百多年前,方腊发动农民起义,攻城掠地,杀富济贫,建立政权,自称“圣公”,年号“永乐”,声势浩大,威震东南。朝廷三次下诏“招抚”,均遭严词拒绝。为抗击官兵围剿,方腊义军屯兵齐云山独耸峰,凭借天险,把守要隘。本可长期固守,但因叛徒决了天池,烧了粮草,义军陷于绝境。方腊设计巧退敌军移师浙江,后在淳安帮源洞被捕。1121年秋在汴京遇害。方腊,一代英豪,虽然最终没有逃脱农民起义失败的命运,但他揭竿而起的造反精神永留史册,与齐云山同在!

下了独耸峰,走过一段内倾的负坡,来到“最高峰”下。齐云山就因此峰的插天齐云而得名。其实“最高峰”仅585米,并不算太高。在一处倾斜的崖石上,凿有一张座椅模样,题为“思耻台”,是齐云山道人省身思过的地方。道家真是有自知之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三省其身,知耻不耻,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回到月华街,提前回家的导游大嫂和临时被召回的道士丈夫已在家中备好饭菜,有酒有菜有鸡还有山上一些叫不出名的蔬果。一路的奔波,早已饥肠辘辘,于是先下筷为强,一番狼吞虎咽,大快朵颐。

齐云山道教隶属于张天师的正一派,入道者可茹荤,可娶妻生子,名曰“居家道士”。有家有妻小的道士,除了从事道教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伴香火清灯读经卷,陪老婆孩子热炕头,真是别开生面。导游大嫂的丈夫就是太素宫的一名道士,看他在家杀鸡扫地的利索劲,道人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形象。

千百年来,齐云山以灿若云霞的丹霞地貌,引得李白、唐寅、朱熹、汤显祖、戚继光、海瑞等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抒发胸臆,歌咏题刻,留下了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正如大文豪郁达夫所说:“齐云山有一部伟大的金石志好编。”

方圆110平方公里的齐云山,分为横江、月华街、南山、楼上楼、云岩湖五大景区,有人将齐云山美妙的景色,比作是悬挂于蓝天的山水画,流淌在崖壑上的抒情诗。我的齐云山匆匆之行,只能品读其一幅画面、一个章节,而无暇阅尽全画全诗。不过,留下遗憾也好,也许,我也会步徐霞客后尘,再次拜访开天神秀的齐云山!

http://s10/middle/48d2c2f8g97af837c27c9&690
                                                              (五老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