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谈天说地卫生防疫 |
端午节与卫生防疫
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如吃粽子、划龙船等等,这些都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端午节还有一个卫生防疫的内容,农历5月,过去被人称为“恶月”,这是因为进入5月后,天气渐热,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即“邪气盛”。早在两千年前的先秦时代,祛病欀灾便成了每个家庭的重要活动内容。“祛病禳灾”,用现代话说就是“卫生防疫”。端午这天,家家户户将菖蒲,艾叶等悬挂在门上,意在用这“宝剑”去“驱邪除害,镇宅降祥”,用菖蒲、艾叶煮鸡蛋,煮大蒜吃,用杂树条烧水洗澡,为的是以求减瘟,在墙角、潮湿处洒上石灰水,喷洒雄黄酒,用此除虫灭害。有人还蘸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王”字,意为小孩日后可以老虎比健壮,《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要以五彩丝系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现在农村,端午节仍有小孩手腕上扣戴五彩绒线的习俗。
前一篇:白领一族的十大饮食恶习
后一篇:白领一族的饮食恶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