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足迹

标签:
人生漫步2025 |
分类: 人生漫步 |
光辉的足迹
2024年12月29日
来到厦门,不能不去追寻着一个人光辉的足迹,他就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提前两天网上预约,终于约到了12月8日下午四点至五点半厦门大学入校时间的游览名额。
趁着上午空闲,在厦门火车站乘坐三号线地铁,经火炬园站换乘一号线,来到了集美学村。
了解到,1913年,陈嘉庚先生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和厦门大学都尊称其为“校主”。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集美学村的牌坊,右侧悬挂着集美大学的牌子。大门两侧分别立有红底白字的宣传标语“行而不辍忆嘉庚,薪火相传跟党走”、“诚毅二字中心藏,嘉庚精神永传扬”。
随缓坡进入嘉庚路,从一块牌子上了解到集美学村名字的由来。1920年代初,军阀混战,严重危及集美学校安全。应校方要求,1923年10月孙中山大元帅府批准在案。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的名字从此确定并沿用至今。
在学村牌坊的右侧,有集美始祖墓介绍。陈嘉庚先生祖籍河南固始,其始祖陈煜于唐末五代随军入闽,后其子陈基定居集美,故尊陈煜为一世祖,陈基为开基祖,旁边有始祖墓。
随坡道继续上走,一幢六层橘红色墙体的校舍时尚大气,赏心悦目,令人赞叹。
紧走几步,两所院校对门而立。左侧集美航海学院,右侧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和集美华侨补校。沿途路边,百年古树参天,榕树根系发达,抱团鼎力,昂扬向上,开枝散叶,昌茂青绿。
航海学院的体育场,彩色的跑道焕发青春的活力,有学生在这里跑步锻炼。体育场看台中央有一根高高的桅杆,彰显了航海学院的风貌。华文学院的宿舍楼,学生晾洗的衣服排列整齐,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
路过福南大会堂,诚毅楼,集美校友会,有一处建筑挑亮了眼球。原来这是集美小学。小学门口有三块宣传牌,详细介绍了陈嘉庚倾资办学的渊源。院内门口立有标语: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集美小学,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13年。
透过大门口和围栏,校园布局合理,校舍干净漂亮。校园内老师和同学们在室外教学锻炼,呈现出勤奋向上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继续前行,来到了陈嘉庚故居。游客络绎不绝,有组团游览的,有家族齐游的,有个人独游的,大家饶有兴致,看得很仔细,先是绕左侧展板,了解嘉庚先生的爱国事迹和为人风范。接着登上古老简朴两层故居小洋楼,一一看个明白。尤其对嘉庚先生的办公室和休息室印象深刻,忍病工作不对称沙发,几口破旧的手提箱,生活简朴严自律,就算对海外归来的亲人,嘉庚先生同样要求很严格,不搞特殊化,感动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深深打动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集美学村面积达三千余亩,有关嘉庚先生的景点很多。骑上共享单车,加快游览速度。
来到了归来堂,陈嘉庚先生铜像伫立堂前。内有厅堂和十多间厢房,详尽介绍了陈嘉庚先生的家族情况和生平事迹,“嘉风嘉训”引起游览者的高度关注,有人高声念出口,有人默默记心底。
其中陈嘉庚先生的二十则遗训尤为引人瞩目:“不取不义之财”,“服务社会是吾人应尽之天职”,“饮水思源,不可忘本”,“怨宜解,不宜结”,“宁人负我,毋我负人”,“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马牛”“能辨是非,做事有恒”,“吾人应安分守法,以培后盛”,“服务社会,老而弥坚”等等。这些质朴耳闻能详传统家训代代相传,福泽后人。
据了解,建造归来堂是陈嘉庚先生生前遗愿。陈嘉庚先生去世后,在上级领导关心下,最终建成。
有了共享单车的加持,游览节奏显著加快。在陈家祠堂,堂前上方悬挂有“陈嘉庚星”命名书,嘉庚先生真正做到了光前裕后,厚德载物。
集美学村里,处处留下嘉庚先生的足迹,集美大社,陈嘉庚纪念馆,鳌园路龙舟池,陈嘉庚公园等等,身处爱国华侨浓烈情怀的环境里,走着,看着,感染着,震撼着,不住点头,内心莫不充满着深深的敬意和赞叹。
鳌园路走过来,集美中学就在眼前。洁净的校园,精心布局,精致气派的教学楼,鼓舞人,激励着学子们奋发图强,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不负嘉庚先生一生夙愿。
前有车,后有辙。陈嘉庚先生一生倾资兴学爱国助教情哺育了一代代莘莘学子。与此同时,一批批从学校走出去的社会精英也像嘉庚先生一样,感恩反哺社会,多处可见校友会等优秀毕业生倾囊捐助,为学村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不知不觉中,已近中午。在学村里,吃过午饭。下午还有一些时间,乘坐一号线地铁,经吕厝站换乘二号线,来到厦门两岸金融中心,骑上共享单车,驶入环岛路,畅享一路风景。
看看时间,已至下午3点16分,再去观看胡里山炮台,须得加快节奏。摆放好共享单车,搭乘29路公交车,直奔胡里山。
在这里,特种兵式游览,看到了克虏伯大炮,了解了被史称“八闽门户 天南锁钥”的炮台,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
将近下午四点半,快到预定参观厦门大学的时间。不容分说,搭上出租车赶赴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正好,和他处赶来参观厦门大学的游客一起,走进芙蓉隧道,两侧艺术壁画色彩斑斓,赋有较强的校园生活创意。穿过长廊,检票进场。踏上电梯,正式进入厦大院内。
此时,夜幕悄悄降临,彩色灯光亮起,厦大科学艺术中心即将举行“诗情厦绎·中华颂——厦门大学第五届多语种诗歌诵读大赛决赛暨中英日文原创诗歌大赛颁奖典礼”。同学们正在陆续进场。
向右转身,厦门世贸大厦的双子塔也亮起了景观灯,打出了“爱平安爱厦门”字幕。距离厦大很近,无疑增添了厦大的夜晚魅力。
右行抬阶而上,鲁迅雕像矗立路旁,进入烈士园,出现了罗扬才烈士的雕像碑,他是广东大埔人,1924年考入厦门大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厦门第一位共产党员,建立中共厦门大学支部任书记,中共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的首任书记,1927年英勇就义,年仅22岁。
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先生1921年创办。先生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了厦大的有志青年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经过中西合璧建南大礼堂,经济学院的同学们正在准备一场“弘扬嘉庚精神,唱响时代旋律——经院好声音”的演出晚会。有的同学正在吃着盒饭,脸上却洋溢着自信快乐的笑容。
继续前行,一个偌大的“上弦场 ”体育场出现在眼前。操场上,奔腾着青春的气息。跑步的,踢球的,在挑战,在拼搏,一个可以容纳两万人的体育场,同学们少年意气,血气方刚,挥斥方遒。
瞬间,体育场上的灯光亮了,氛围更好,同学们的劲头更足了。再加上双子塔变换的彩色景观,给厦门大学夜色锦上添花。
走出体育场,继续游览群贤楼群,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同学的指点下,路过宿舍,看过食堂,一切井然有序。
厦门大学的校内景点主要有芙蓉湖和颂恩楼。说着说着正好走到了芙蓉湖,有黑天鹅在游弋。路过文艺气息浓郁不止图书馆,走到厦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颂恩楼,高大宏伟,晚间光线有限,难以留影,心有遗憾。
正对大楼路边有石刻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拍照效果不佳,增添憾事。另外,还有未能瞻仰的鲁迅纪念馆,游览山光水色美得恍若仙境的情人谷。
告别导游同学,走出厦大,举起手机,灯光下的厦大西门更显风骨,更具魅力,风采。
如今,厦门大学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马来西亚分校四个分校,以点带面,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之一。
回望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仿佛徜徉在教育学堂海洋,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处处闪耀着光辉足迹。陈嘉庚先生一生正如毛泽东主席为其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光耀后人,诚信果毅,爱拼才会赢。
